12月9-11日,11-13日,全國農技中心在廣西南寧分別組織召開了2013年國家春油菜、小宗糧豆、高粱品種區試年會和春小麥、春作馬鈴薯、谷子品種區試年會。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油菜、小麥、馬鈴薯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小宗糧豆、高粱、谷子品種鑒定委員會委員,有關省(區、市)種子管理站(局)代表,區試主持人,抗性鑒定、品質分析、DNA檢測等方面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廣西自治區農業廳何彬副巡視員致辭,全國農技中心鄧光聯副主任講話。
鄧光聯副主任在講話中指出,本次會議整合6個作物的區試年會集中召開,以減少會議次數,壓縮會議時間,提高會議效率,是我中心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切實改進會風文風的具體舉措。
同時他還充分肯定了農作物品種區試工作和非主要作物品種區試鑒定工作取得的成績,并對下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第一,半個多世紀以來,農作物品種區試工作從無到有,從不規范到規范化、制度化,逐步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多樣化的品種測試評價體系,選拔了一大批優良新品種,有力推動了我國種子產業和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二,非主要作物雖然面積較小,但對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改善人們生活水平起著重要作用。全國農技中心依據《農業技術推廣法》,開展了30多種非主要作物品種的區試鑒定工作,建立規范、科學、嚴謹、有序的品種區試和鑒定程序,截至2013年共鑒定通過了1084個新品種,為促進相關作物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國家為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種業差距,把握國家種業安全和糧食安全,出臺了系列種業扶持政策,近期正在加緊修改《種子法》。我們品種區試工作要進一步明確目標,改革創新,嚴格要求,規范操作,不斷提升服務能力,為促進現代種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會議總結了2013年國家春油菜、春小麥、春作馬鈴薯、高粱、谷子品種區試工作,討論通過了試驗總結報告。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區試借鑒主要農作物的做法,制定了完善的試驗管理辦法、田間試驗調查記載標準、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和品種鑒定標準,確保了品種鑒定的客觀、科學、準確。會議制定了2014年試驗方案,安排了試驗任務;總結交流了15年來國家小宗糧豆品種區試工作和小宗糧豆品種選育、推廣及產業發展情況,明確了下一步國家小宗糧豆品種區試工作改革發展方向;開展了高粱、谷子品種鑒定工作,鑒定通過了吉雜138、豫谷18等10個高粱新品種、 14個谷子新品種。
與會代表表示,主要作物和非主要作物同時召開,有利于加強交流,相互借鑒,不斷提高區試工作水平。非主要作物品種區試鑒定的規范化程度給參會領導和主要作物參會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