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施肥技術:
1、基肥和種肥 全部的鉀肥和2/3 的土圈糞、尿素和過磷酸鈣結合冬耕或早春耕地時鋪施作基肥,其余1/3 的土圈糞、尿素和過磷酸鈣混合集中作種肥。但要注意糞、種隔離以免燒種。為了提高磷肥肥效和減少優質土圈糞的氮素損失,施肥前將過磷酸鈣與圈糞拌合堆漚15~20 天,這樣既能使磷肥中的遲效磷在有機酸的作用下釋放出來,又能使圈糞中易揮發的氮素與磷肥中的游離酸結合成磷銨或硫銨,起到促磷保氮作用。
2、追肥 追肥是花生施肥的補助措施。時機、數量、方法應根據地力、基肥和種肥的施用量以及花生長相而定。
(1)苗期追肥 幼苗健壯,是花生花多、花齊、果多、果飽的基礎。苗期追肥要在始花前后,時間越早越好,應氮、磷、鉀并重。但數量不宜過多,應根據幼苗長勢而定。一般在雨后或結合澆水,每畝追施粉碎的炕土或腐熟的優質圈糞500-1000公斤,拌合碳酸氫銨15~20公斤或尿素5~10公斤,過磷酸鈣20~30公斤,草木灰30~40公斤或磷酸銨7.5~15公斤。在花生壟旁開溝撤施,深鋤掩入土內。花生有各列向側根吸收的無機鹽養分優先供應同列向側枝的特點,追肥要注意開溝撒施。
(2)花期追肥 如基肥不足,而又未施足苗肥,應根據花生長相酌情追施花肥。中性棕壤和堿性潮土以及黃綿土,每畝以l5~25公斤石膏粉或過磷酸鈣拌合200~300公斤搗細的優質圈糞,撒于花生壟旁,結合中耕培土,把磷、鈣肥掩入結實層內,以改善結實土層的磷、鈣營養條件,提高莢果飽滿度。
(3)根外追肥 花生葉片有較強的吸收氮磷鉀營養的能力,在花生結莢飽果期脫肥又不能進行根際追肥的情況下,每畝用1%~2%尿素溶液和2%~3%過磷酸鈣溶液或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50~75升,進行葉面噴施1~2次,能起到保葉、保根,延長花生頂葉功能期,提高結實率和飽果率的效果。
花生施肥原則
一是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 我國花生多種在山丘旱薄地,土層淺,質地劣,結構差,肥力低。為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施肥應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因農家肥不僅成本低,且多數是有機肥。
二是農家肥與化肥配合施 花生地由于土層淺、結構差,單施化肥容易流失,有效磷容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肥效。農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既可減少化肥有效成分的流失,又能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化,加速有機肥的分解,提高花生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
三是氮、鉀肥全量施,磷肥加倍施 在當前測土施肥不普及的條件下,采取以田定產、以產定肥的辦法,即根據花生不同產量水平的氮、磷、鉀養分需求量,按“氮、鉀全量施,磷肥加倍施”的原則預估施肥量較為實際。花生預估氮、磷、鉀養分需求量基礎數值為:每生產50公斤莢果需氮2.5 公斤、五氧化二磷l公斤、氧化鉀1.25 公斤,磷肥加倍施,就是五氧化二磷按2公斤計算。
四是施足基肥,適當追肥 花生多為旱地栽培,所施肥料又多為遲效性農家肥,而且花生根系的吸肥能力是在開花下針以前最強。因此,同樣數量的肥料,往往作基肥和種肥的效果比追肥高。在大面積生產田,如能一次施足基肥,一般可以少追肥或不追肥。如果必須追肥,應該追施速效肥,并須掌握“壯苗輕施、弱苗重施,天旱淡施、地濕濃施”的原則,適時適量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