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黨滌寰報道:在河南省焦作市,已有近五成的農民集聚在農民專業合作社旗下抱團發展。通過調結構、促增收,推動了農業由高產低效向高產優質高效轉變、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截至目前,全市登記注冊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2788家,入社成員6.6萬戶,輻射帶動農戶24.5萬戶,成為河南省第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市。
2005年,焦作市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沁陽誕生。為加快發展步伐,焦作出臺規定,按照公司化運作、企業化經營、產業化引領的“三合一”模式,推動了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焦作先后命名118家市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創建國家級示范社4家、省級示范社11家。通過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典型示范作用,焦作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了以點帶面、推動全局的效果。
焦作并不是水稻主產區,孟州市更不種水稻,但這里卻有全國最大的以經營水稻農機作業為主的孟州市信合稻田農機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的農機每年4月份出發到南方作業,作業時間長達8個月,40多臺農機單機純贏利6萬元,這是焦作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產業來做的一個縮影。如今,焦作2788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農業產業領域涉及畜禽飼養、高效種植、農機作業等多個方面,建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10個,為成員增加收入3800多萬元;每個成員平均獲得年盈余返還和股金分紅530元,成員戶收入比非成員戶收入高出22%以上。
小船扎成排,聯手闖市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上下游加工公司對接,與專業市場連接,與大型超市聯姻,不僅抵御了風險,更走上了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的現代農業之路。武陟縣鴻運農機合作社實行“零風險”合作,只要農民加入合作社,該社就為農民全程托管土地,提供土地生產的全程化服務;為農民提供低價農資;成立擔保協會,為發展三產的農民提供貸款擔保服務。目前加入合作社的384個農戶平均每畝減少投入近50元,為農民貸款20多萬元,幫助農民發展三產項目30多個。這也是繼焦作農民可以土地入股、農機具入股、宅基地抵押入股之后的一次創新。
目前,焦作市土地流轉面積達35.5萬畝,其中以合作社為載體推動土地流轉9.3萬余畝,轉移勞動力25萬人。糧食生產實現了由高產向優質高效轉變。去年焦作創20萬畝、10萬畝、5萬畝、500畝及100畝以上連片5項小麥單產全國新紀錄。小麥種子繁育面積70.25萬畝,生產小麥種子2.8億公斤,銷售范圍輻射8省106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8.5%,達到890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