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油脂網
廣西是我國南方地區大豆種植面積最大的省區之一。目前一套較為成熟的大豆套種模式在廣西等南方省區逐步推廣,可支撐廣西大豆種植面積增加1000萬畝,相當于目前全區大豆種植面積的2.5倍。
近日,國家大豆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和南寧大豆綜合試驗站(廣西玉米研究所)聯合承辦的“大豆綜合試驗站站長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培訓會”在南寧召開。這是農業部科技教育司今冬明春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工作的首場培訓活動。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國家大豆產業體系功能研究室、南京農業大學、廣西農業科學院、廣西玉米研究所等多領域大豆權威專家齊聚南寧,南京農業大學蓋鈞鎰院士、國家大豆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韓天富研究員等多位國家大豆產業體系功能研究室崗位專家親自授課。
廣西農業科學院院長李楊瑞介紹,廣西大豆常年種植面積400萬畝,年總產36萬噸左右,主要種植模式有春大豆與甘蔗、木薯、玉米、幼齡果間種,夏大豆與玉米套種,免耕秋大豆等,套種面積占總面積的2/3,并以玉米-大豆套種為主。甘蔗、木薯、果樹,這些都是廣西隨處可見的經濟作物,目前全區甘蔗種植面積1400多萬畝,木薯種植面積約600萬畝,春玉米種植面積約900多萬畝,果樹種植面積約1300萬畝,如果能在這些作物中間套種大豆,將極大地推進大豆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