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癥狀 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極部初生很多細小根瘤,后可長到綠豆至大豆或蠶豆粒大小。蟲癭初為黃白色,后變褐或全根腐爛。嚴重時每株根系上生數十個根瘤,有的相互融合引起全根或側根腫脹扭曲變形,細根毛很少,地上部葉色變黃或株枯。 | |
|
|
病原 Me10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et White) Chitwood稱南方根結線蟲1號、2號小種和M.javanica (Treub.) Chitwood稱爪哇根結線蟲及M.arenaria (Neal) Chitwood稱花生極結線蟲2號小種等。其中南方根結線蟲占絕大多數。該線蟲雌雄異形,幼蟲呈細長蠕蟲狀。雄成蟲線狀,尾端稍圓,無色透明,大小1.0-1.5×0.03-0.04(mm)。雌成蟲梨形,每頭雌線蟲可產卵300-800粒,雌蟲多埋藏于寄主組織內,大小0.44-1.59×0.26-0.81(mm)。 |
|
防治方法 (1)水淹法:有條件地區對地表10cm或更深土層淤灌幾個月,可起到防止根結線蟲侵染、繁殖和增長的作用,根結線蟲雖然未死,但不能侵染。(2)在根結線蟲發生嚴重田塊,實行水旱輪作,防治效果好。廣東、廣西麻區,收麻后再種一季水稻防效顯著。在缺少水源麻區,采用禾本科作物、棉花等與麻類輪作,也可減輕受害。(3)深耕改土、破畦換溝、勤中耕除草、及時灌水抗旱及合理施肥,如施用氯化鉀及錳、硼、銅、鋅、鉬等微量元素肥料,可增強植株抗病性。(4)積極選育抗蟲品種。(5)必要時穴10%力滿庫顆粒劑,每667m25kg,效果很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