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利霞 文章來源:安陽縣農業局
秋季甘薯田間管理工作應當根據甘薯不同生長時期的生長特點以及其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再結合栽插期、品種和水肥條件,因時因地,采取正確的管理措施,協調甘薯地上部與地下部的生長,方能高產穩產。
生長前期(發根分枝結薯期)管理:生長前期管理的核心是在保證全苗的前提下達到根系、莖葉和群體的均衡生長。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全苗,促莖葉早發,早分枝,早結薯。以促為主,但不能肥水猛促,否則造成中期莖葉徒長。具體措施是栽后及時查苗補栽,早中耕,勤除草,可在栽后用70%都爾乳油除草劑,畝用100毫升兌水50kg噴灑,進行化學除草。對小苗、弱苗要追施少量氮肥使其迅速生長趕上大苗壯苗。
生長中期(莖葉徒長與薯塊相應膨大期)管理:生長中期管理的中心是防旱、排澇,保護莖葉正常生長。管理的主攻方向是高產田要“控上促下”,主要是控制莖葉徒長,促進薯塊迅速膨大。
具體措施是雨后要及時排澇治漬,改翻秧為提蔓,噴施多效唑進行化學調控。即在封壟期前后,每隔10天葉面噴一次多效唑,每畝用75克兌水50公斤葉面噴施,連噴2~3次,可控制莖葉旺長。低產田塊適當追肥,追肥以鉀肥為 主,追施硫酸鉀,畝用量10~20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