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種子網
我省積極落實今年年初簽訂的《中國玉米種子安全生產公約》,維護甘肅玉米制種大省的種子生產秩序,今年我省玉米種子生產統一合同文本使用率達到了98%以上,河西地區統一合同文本使用率達到了100%,穩定了種子生產基地,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
我省是全國最大的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近年來,制種企業相互撬搶基地的現象時有發生,基地落實難、種子收購難等問題日漸突出,侵害了企業和農民的利益。今年年初,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中國種子協會與甘肅省政府聯合對玉米種子安全生產進行規范,組織中國種業50強的25個大型玉米種子企業以及我省29個玉米制種企業,共同簽訂《中國玉米種子安全生產公約》。隨后,省政府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甘肅省關于貫徹國務院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意見的實施意見》,將加強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和管理擺在全省種業發展的突出地位,明確了基地保護政策,規定除法律法規規定和輪作倒茬外,不得改變種子生產保護區的用地性質,確保了種子生產基地的穩定發展。
我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種子管理機構落實公約相關規定,要求種子企業生產中統一使用《甘肅省農作物種子生產示范合同》,對未按規定簽訂或未備案的企業嚴肅查處。甘州區由公證部門對合同進行了公證,避免了合同糾紛的發生。同時打擊私繁濫制、套購行為,在玉米播種前先后下發了有關授權品種的維權通知,各縣向各村社公布轄區內有種子生產資質的企業,使基地村和制種農戶選擇合法企業從事種子生產,提前阻止了一些侵權行為的發生。據省內外企業普遍反映,甘肅通過應用省上統一發布的示范合同,規范了各個制種企業和農戶從事種子生產的行為,穩定了種子生產基地。(王朝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