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邵陽新聞在線張偉 向云峰 劉付仁
邵陽新聞在線訊(記者 張偉 通訊員 向云峰 劉付仁)8月19日,在綏寧縣武陽鎮大溪村五組制種大戶李明付正組織兩臺收割機收割他家耕種的33畝水稻制種母本。目前,綏寧雜交水稻制種面積已達10萬余畝,是全國兩系雜交水稻制種基地之一,生產的優質種子面向國內外銷售。
綏寧縣從1975年開始從事雜交水稻制種,迄今已歷時36年。近年來,綏寧縣委、縣政府堅持把雜交水稻制種產業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第一大富民工程來抓,先后編制了《綏寧縣雜交水稻種子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5年)》、《綏寧縣10萬畝雜交水稻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規劃報告,同時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對雜交水稻制種有突出貢獻的鄉鎮和個人給予獎勵,大力推行“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新模式。先后引進隆平種業、湖北種子集團等龍頭企業,組建雜交水稻制種生產技術服務協會6個、制種專業合作社15個。各種業公司與專業合作社、村組簽訂制種生產合同,為制種農戶化解風險,切實保障制種農戶利益。同時縣農業局和各種業公司技術員走村入戶,狠抓整田、催芽、浸種、播種、蓋膜、病蟲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環節工作,對制種農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和培訓,以提高水稻種子的質量和產量。
通過引進高新技術,綏寧的兩系雜交水稻制種優勢逐漸凸顯,現有制種總面積和總產量約占全國雜交水稻制種總面積和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平均畝產居全國之首,2009年,綏寧被袁隆平院士親筆命名為“中華雜交水稻制種第一縣”。至2011年,綏寧雜交水稻制種已達10.5萬畝,預計生產種子2400萬公斤,產值達2.6億元,全縣25個鄉鎮348個村中從事雜交水稻制種的有11個鄉鎮、96個村,雜交水稻制種比種常規中稻每畝增收2000元以上,是村民長期增產增收的致富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