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湖南日報
通訊員 歐陽友忠
本報記者 唐善理
通訊員 歐陽友忠
“烤煙田改種秋玉米,打孔要注意間隙,一般是2株烤煙種6蔸玉米。施肥時,肥料不要直接接觸種子……”8月14日,在寧遠縣太平鎮清水嶺村村民何石的烤煙田里,10多個農民圍在一起,聽鎮農技站站長曾毅濤講改種秋玉米的注意事項。
寧遠縣今夏遭受嚴重干旱,10多萬畝農作物失收或減收。在確保人畜用水的同時,縣委、縣政府把改種改制、救災補損作為當前農業生產頭等大事來抓,縣里籌資為旱區農戶準備了耐旱農作物種子5000公斤,并安排200多名農技干部送種子進村,指導受災農民開展生產自救。
太平鎮清水嶺村是一個干旱嚴重村,村里400多畝烤煙田受旱,煙農們砍掉烤煙,正為改種什么而發愁。縣農業局局長劉向陽帶著縣、鎮農技干部,給村里送來了350公斤秋玉米種子。農技干部把一袋袋玉米從車上背到田埂,正在整地的村民圍上來,問這問那。劉向陽、曾毅濤等人一邊講解,一邊給村民發放秋玉米高產栽培資料,還挽起褲腿,下田示范。隨后,農技干部按每畝2公斤的標準,將玉米種子分配到戶,領到種子的村民喜笑顏開。
劉向陽介紹,最近,寧遠縣抓住一場場秋雨陸續降臨的有利時機,積極開展救災補損工作,引導受災農民改種玉米、大豆、紅薯等旱糧。目前,已給95個村及種植基地、種植大戶發放種子,還有100多萬元救災資金,完成改種6000多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