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濟南6月28日電 在離渤海三大灣之一的山東萊州灣的海岸南側,有一個民風淳樸、生活富足的村子---后登村,這個曾經一窮二白的后登村,在登海種業董事長李登海的帶領下,早已舊貌換新顏,處處體現著新世紀新農村的良好風貌。
走近后登村,筆直寬闊的馬路兩側到處都是大片的玉米地和整齊劃一的公司廠房及居民樓,由一粒粒玉米締造起來的龐大玉米帝國---登海種業公司的總部就坐落在這個村子里,方圓幾公里的地方都屬于登海種業公司的范圍。
近幾年來,登海公司緊抓發展機遇,不斷調整延伸產業鏈,拓寬產銷渠道,推進產業升級,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最大的年份占全國玉米種子的43.5%。不僅推廣速度非常快,而且推廣面積非常大。全國各地的子公司在生產經營推廣方面不斷創收的同時,還創造了大量的企業效益。據農業部統計,企業已經增加社會效益一千億以上。”萊州農科院院長王繼明介紹。
“如果說科技創新是公司蓬勃發展的內在原因,那金融支持毫無疑問是最強大的外部動力。這些年來,農行一直是我們最重要的‘財務顧問’和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他們通過不斷的金融服務創新,推進了我們公司的加快轉型和發展壯大。”李登海這樣說。
李登海此言不虛。從當年微小企業開始到逐步的發展壯大,農業銀行煙臺分行一直通過差異化服務,從資產、負債、中間業務和企業職工個人金融服務等各個層面入手,想法設法解決企業在業務結算、信貸融資等方面的需求;通過將客戶納入高端服務平臺,由總、省、分、經營行四級聯動,建立高層互訪機制,組建專業服務團隊,力求為企業提層次高、質量好、效率快的金融服務,不斷升級服務水平。
2003年12月份,煙臺分行在登海種業企業總部設立了萊州支行登海分理處。2005年4月18日,登海種業公司股票在深圳股市中小企業版成功上市。公司上市過程中,煙臺分行組建專家服務團隊,為其提供策劃、保薦、承銷、配套融資等一攬子金融服務。從家族式管理的民營企業,到現代化企業管理機制的上市公司,寒來暑往,登海種業公司終“破繭成蝶”。
目前,作為國內優秀的種子企業和上市公司,登海種業的發展正逐漸步入了快車道。在海南、寧夏、內蒙古等地建立了30多個育種中心,建成玉米種子基地20萬畝,帶動植種農戶約40000戶,帶動種子生產企業上百家,安排蔬菜生產基地12000畝,帶動植種農戶約4000戶,市場前景良好,產品供不應求。根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統計,登海公司在全國推廣種植登海牌玉米新品種的面積占全國玉米種植面積的30%以上,全國排名第一;占山東省玉米推廣種植面積的80%以上,累計為國家增產糧食1000多億公斤,增加社會效益1000多億元。近年來,隨著公司種植面積和資產實力的擴大,其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擴大。(楊新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