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遼寧省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水稻現場觀摩會先后在北黃海稻區(丹東東港)、遼河三角洲稻區(盤錦大洼)兩大水稻主產區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遼寧省種業發展中心精心組織實施,吸引全省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種糧大戶、種子企業及稻米加工企業代表300余人參會,省級與地方媒體全程跟進報道,讓"田間選種"盛況走進公眾視野。
作為遼寧水稻產業的"良種擂臺",省級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工作緊扣生產需求設置展示示范區域。盤錦大洼基地聚焦耐鹽堿性品種,集中展示“紅海灘1號、盤粳968、稻源香久”等適配遼河三角洲生態的特色品種,其在鹽堿地環境下的豐產性、抗逆性表現直觀呈現 ;東港基地則重點展示優質食味稻與抗病品種,結合當地稻瘟病綠色防控技術優勢,凸顯新品種在品質提升與病害抗性上的突破 。所有展示示范品種采用統一栽培標準管理,從水肥調控到病蟲害防控全程規范操作,確保豐產性、米質、抗倒伏性等核心性狀真實可比。
觀摩現場,參會人員俯身田間細致查看稻穗飽滿度與植株長勢,圍繞品種生育期、適應范圍、市場價值等問題與專家深入交流。"以前選種靠經驗,現在看實景、聽講解,心里更有底了!"來自錦州的種糧大戶現場記錄下3個意向品種,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選種模式獲參會者廣泛認可。農業專家團隊同步開展技術答疑,針對兩地生態特點提供品種適配建議,助力種植戶科學決策。
省級與地方媒體通過鏡頭捕捉良種風采與交流場景,全面報道觀摩會在品種篩選、技術推廣中的核心作用。遼寧電視臺、遼望、盤錦電視臺、盤錦日報、東港電視臺等權威媒體對活動進行深入報導,遼寧種業微信公眾號對活動進行直播報導,線上關注人數超千人,讓公眾了解良種推廣對糧食安全的支撐價值。
遼寧省種業發展中心主任魏澍表示,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現場觀摩會搭建了"科研-生產-市場"對接橋梁,通過"田間展示+專家指導+媒體傳播"模式,有效破解農民"選種難、用種愁"問題 。作為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的重要舉措,活動不僅加速了優質高產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更以精準種源支撐推動遼寧水稻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讓"遼寧種"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堅實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