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河南頻道6月3日訊 大河網-河南日報農村版報道:(記者李虎成 通訊員李習軍 趙同增)6月1日,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新鄉綜合試驗站站長、河南省玉米育種首席專家張學舜研究員致電記者,希望借本報提醒廣大農民朋友:慎用麥田套種,提防玉米粗縮病!
近日,我省普降甘霖,一些地方的農民開始趁墑在麥壟間套種玉米,而這種麥田套種的種植模式為玉米粗縮病的發生留下了隱患。張學舜說,玉米粗縮病是黃淮海玉米主產區流行的重要病害,它是由玉米粗縮病毒(MRDV)引起的一種玉米病毒病,由灰飛虱以持久性方式傳播。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發病,但5葉期前最易感病。病株嚴重矮化,果穗畸形,花絲極少,雄穗退化,多數不能抽穗結實。
張學舜說,根據玉米粗縮病的發生規律,麥田套種玉米應適當推遲,盡量縮短小麥與玉米的共生期。一般在麥收前3~5天播種,這樣既能使玉米對病害的敏感期避開灰飛虱成蟲盛發期,降低發病率,又能減少麥收時機械化作業對玉米苗的損害。同時,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改套播為直播,選用抗病品種,同時加強田間管理,清除路邊與田間的雜草,合理施肥、澆水,促進玉米生長,縮短感病期,減少傳毒機會,并增強玉米抗病能力。用內吸殺蟲劑對玉米種子進行包衣和拌種,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飛虱,減輕粗縮病的傳播。若玉米已經播種或播后發現田邊雜草中有較多灰飛虱,建議在苗期以每畝10%吡蟲啉30克加5%菌毒清100毫升進行噴藥治蟲。田間一旦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并集中深埋或燒毀,減少粗縮病浸染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