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農在線 作者:周月光 程范淦
市場上的商品米絕大部分是粳米,粳米以食味好廣受消費者歡迎,但一直無法在海南省試種推廣。日前,筆者從全國雜交稻新品種展示會上獲悉,有4個粳稻新品種在海南試種成功,經過區域試種后有望大面積推廣。
“粳稻生育期120多天,結實能夠如此飽滿,在海南是一個突破。”在三亞南繁科學院的全國雜交稻新品種展示現場,筆者看到試種的“香粳60”長勢喜人。海南省農業廳種子站推廣研究員蔡堯親說,粳稻在海南推廣,不僅能夠平抑城市米價,還能夠增加農民收入。
據了解,海南因自然條件限制與種植觀念落后,粳米一直沒有成功試種推廣。海南農民種的水稻,全是秈稻。
中國雜交稻中心華澤田教授說,粳稻是耐低溫耐干旱的水稻,比較適宜在溫帶地區種植。海南農民長期種植的秈稻,耐高溫、耐病蟲害,比較適合熱帶地區種植。但是,海南冬春氣溫比較低,早稻完全可以種粳稻,關鍵是要選育出適合海南的新品種。
三亞南繁科學院與中國水稻中心合作,選育、試種的28個粳稻新品種有4個表現良好,其中“香粳60”最為出色,不僅生育期短、口感好,而且畝產超過500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