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組織中國水稻研究所、貴州大學、省農科院等專家團隊,對黔西南州興義市萬峰林街道樂立村的“寧香粳9號”高產示范田進行現場測產。經嚴格驗收,該示范田畝產干谷達833.63公斤,較2024年同地塊增產1.46%,超額完成800公斤/畝的預期目標。
“寧香粳9號”由南京農業大學萬建民院士團隊選育,曾蟬聯兩屆全國優質稻食味品質鑒評金獎,2023年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超級稻品種,并連續兩年入選國家水稻主導品種名錄。其米飯以濃郁香氣、軟糯彈滑的口感著稱,2025年被列為貴州省重點推廣主栽品種。
示范田位于海拔1187米的區域,前茬為油菜,采用三大核心技術:一是精準栽培體系,應用無紡布缽苗育秧技術,按1.6萬穴/畝密度移栽;二是智能水肥管理,依據800公斤目標產量實施精確定量施肥,創新“薄—曬—淺—濕”灌溉模式;三是綠色防控,通過綜合防治措施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田間表現為群體結構合理、青稈黃熟、籽粒飽滿。
此次測產結果驗證了該品種在貴州生態區的高產穩定性及配套技術的先進性。專家組一致認為:“寧香粳9號”在黔西南表現優異,具備重大推廣價值。建議進一步擴大示范面積,優化栽培模式,加強技術培訓,推動優質品種與綠色技術的深度融合,為貴州水稻產業提質增效提供核心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