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開魯縣:
測產地塊玉米畝產達1304.6公斤
本報訊(胡建華 張美娜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馬曉剛 李昊)“經過我們對內蒙古開魯縣小街基鎮雙泡子村玉米單產提升行動地塊‘T397’玉米品種進行實地測產。最終確認,該地塊每畝平均產量達到了1304.6公斤,刷新了東北春玉米區千畝產量紀錄。”農業農村部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專家指導組成員、沈陽農業大學教授齊華在測產現場宣布。
該種植地塊面積2600畝,采用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模式。專家組嚴格按照《內蒙古自治區玉米、大豆單產提升工程項目測產方案(試行)》進行抽測,共抽取13個樣點,每個樣點面積不少于66.7平方米。通過精確測量壟距、株距,現場掰穗、搓粒、稱重、測水等人工收獲實測,測得平均產量達到1304.6公斤/畝。
糧食增產,種子是關鍵。此次測產的“T397”玉米品種由通遼市農牧業科學院自主研發,該品種具有耐密、抗逆性強、抗倒伏等特點。
“好的品種加上精準調控水肥一體化技術,我每畝增產至少300多斤,而且水肥這塊兒還節省了100多元。”測產結果令開魯縣宣予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曉輝笑得合不攏嘴,她介紹,測產地塊也是“T397”成果轉化示范基地。連續兩年嘗到新品種、新技術“甜頭”的李曉輝,今年將玉米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6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