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繼清 文章來源:云南省石林縣鹿阜鎮農林水中心
虱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蟲,成蟲和若蟲都能危害,在稻叢下部刺吸汁液。受害初期莖桿上呈現不規則的棕褐色斑點,當危害嚴重時,稻叢基部黑褐色,漸漸全株枯萎。孕穗期受害時,葉片發黃,嚴重時不能抽穗;抽穗后被危害,則影響谷粒飽滿度,造成嚴重減產。稻飛虱在產卵時,其產卵器能劃破水稻莖稈和葉片組織,使稻株喪失水分。
水稻稻飛虱的發生及危害性逐年有上升趨勢,對水稻產量造成很大的影響。鹿阜鎮范圍內多數水稻田塊都可能發生,具體發生情況是:壩區重于山區,生長茂密、貪青的田塊重于其它田塊。由于稻飛虱具有隱藏性、遷飛性等特點,防治難度較大。為了提高防治效果,減少水稻產量損失,鹿阜鎮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經過幾年的試驗總結,總結出一套比較科學合理的稻飛虱防治技術,具體防治方法如下:
預測預報,確定最佳防治時間;2、統連片統一防治;3、連防兩次,兩次之間間隔7天;4、噴藥時先從四周開始,由外向內,實行圍殲;5、因為害蟲集中稻叢基部,要把藥液噴在稻株中下部;6、防治藥劑可選用:(1)5%的啶蟲脒1500倍液。(2)20%的好年冬1500倍液。(3)70%的吡蟲啉1500倍液。(4)25%的阿克泰1500倍液。以上四種藥劑交替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