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水稻苗期常見病害的發生及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4-30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430
 

作者:李梅新    文章來源:云南省大理市農業局上關農科站

    水稻苗期常見的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疫霉病、立枯病、稻瘟病、惡苗病、綿腐病和腐敗病等。

    (一)發病癥狀:  
    1 、疫霉病主要為害秧苗葉片。秧苗生長初期遭凍害,又在污水灌溉及長期深灌條件下,在種根種芽基部穎殼破口處產生乳白色膠狀物,逐漸向四周長出放射狀白色綿毛狀物。 感病初期葉片上產生黃白色,圓或橢圓斑點,環境適宜時迅速發展,呈灰綠色水漬狀不規則條斑,病斑擴大,相互愈合,葉片病部發生縱卷或折倒。在高溫條件下,病斑上常產生白色霉層。后期病斑變褐,中間灰褐色,有灰白色霉層。一般情況下,該病多造成中、下部葉片枯死;在嚴重發生時,也可使整株幼苗枯死。      2、立枯病: 發生立枯病主要與土壤酸堿度和播種量有密切的關系,土壤PH值7以上或播種量如果超過每平方米6兩時,容易得立枯病。立枯病主要癥狀是,看稻苗心葉尖上沒有水珠或黃色,其次是把病苗連根拔后,根和莖的連接處掰開看,莖的中心變黑就是立枯病。立枯病一般先是心葉不吸水,心葉變黃,嚴重時整株變黃死亡。  
    3、稻瘟病:水稻苗瘟發生于三葉前,由種子帶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變褐,卷縮而死,濕度較大時病部產生大量灰黑色霉層,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4、惡苗病:癥狀病苗顏色變淡黃色,生長細長,一般高出健苗1/3左右。葉鞘生長窄長,根系發育不良,根毛減少,分蘗降低。  
    5、綿腐病和腐敗病:幼芽被害部分初呈乳白色膠狀物,后呈黃色綿狀物。   
    (二)防治方法:  
    疫霉病  
    1、秧田輪換 。更換秧田,可減少初次侵染來源,防病效果明顯。  
    2、加強肥水管理。 秧田要平整,防治低處浸水。適當增施肥料,提高抗病力。  
    3、藥劑防治 。以秧苗三葉期為重點防治對象。藥劑可選用5O%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1000倍液葉面噴霧。   
    立枯病  
    1、選擇背風向陽,土壤通透性好,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育秧地。  
    2、堿性土壤用壯秧劑調酸。  
    3、播種密度要適度,不要過分密,也不要過分稀。  
    4、畝用3%廣枯靈75?100這毫升或立枯凈、丙惡甲等藥劑,于苗床土壤消毒和揭膜后噴霧。兩次用藥,有效預防水稻旱秧立枯病、青枯病。  
    稻瘟病:  
    1、因地制宜選用適合當地的抗病品種。  
    2、搞好播種前種子處理。  
    3、適當稀植,培育壯秧,增施有機肥,控制稻株群體生長過旺,保持稻株清秀老健,增強抗病力。  
    4、藥劑防治 抓住關鍵時期,適時用藥。 每畝用30%稻瘟靈可濕性粉劑75-110g兌水50kg噴施;或者在水稻3-4葉期、移栽前5天畝用克瘟靈20g兌水50kg常規噴霧。  
    惡苗病:  
    1、選好育秧地,注意秧田肥水管理;  
    2、推廣咪鮮胺類的“保禾利”“施保克”等進行種子消毒,防治惡苗病為主的種傳病害。技術要點是:保禾利或施保克5毫升,兌水10公斤,浸泡谷種8公斤,72小時(三天三夜),撈出后不洗種、催芽,直接播種。防病效果95%以上。  
    3、苗期發病,每畝用抗枯寧3支加施保克2支,加水30~40kg均勻噴霧,防效在90%以上。也可用惡霉靈防治。  
    綿腐病和腐敗病:  
    l.加強預防,選擇背風向陽、土質好、排灌方便、田面平整的田塊做秧田,做到適時播種,培育壯秧,增強抗病能力。  
    2.藥劑防治以預防為主,在秧苗1葉1心時,用6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預防。始病期用200-400倍液噴霧。也可用50%多菌靈8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