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宦璐
《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發布
⊙記者 宦璐 ○編輯 阮奇
《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昨日全文發布。全程參與《意見》起草工作的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馬淑萍表示,種業是我國基礎性、戰略性的核心產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意見》的出臺,我國種子企業的并購重組進程有望提速,未來小企業將被逐步淘汰,而大企業將會繼續強者更強,已占據龍頭地位的種業上市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種業發展思路成形
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作物品種選育水平、良種供應能力和種業實力有了明顯提升。但是,我國種業目前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品種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和供種保障能力等方面相對較弱,種業發展的整體水平較發達國家還很低,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為此,《意見》中提出的總體目標是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
據馬淑萍介紹,《意見》是新時期指導農作物種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提出了今后種業發展的思路,即整合農作物種業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農作物種業投入,強化市場監管,快速提升我國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供種保障能力和市場監管能力,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全面提升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水平。
馬淑萍表示,“到2020年,我國要形成科研分工合理、產學研相結合、資源集中、運行高效的育種新機制,要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建設一批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優勢種子生產基地,打造一批育種能力強、生產加工技術先進、市場營銷網絡健全、技術服務到位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集團。”
《意見》還指出,將堅持扶優扶強。加強政策引導,對優勢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大基礎性、公益性研究投入的基本原則。
推動企業兼并重組
值得重視的是,《意見》強調推動種子企業兼并重組。在企業注冊資金、固定資產、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等方面大幅提高市場準入門檻,通過市場機制優化和調整企業布局。支持大型企業通過并購、參股等方式進入農作物種業;鼓勵種子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尤其是鼓勵大型優勢種子企業整合農作物種業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種子企業。
據統計,目前全國持證種子企業接近萬家,而其中注冊資金3000萬元以上的僅有200多家。近年來,由于看到我國種業的巨大發展潛力,國外種業巨頭以及其他外資也紛紛搶灘我國種業市場,同內資種子企業展開競爭。
與此同時,我國推動種子企業兼并重組、培育龍頭種子企業已進入實質性階段。去年12月13日,農業部發布了《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大幅提高種業生產及經營準入門檻。根據規定,種子公司取得全國經營許可證須有1億元以上的注冊資本。
為促進我國種子企業競爭能力的提升,《意見》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推進企業的兼并重組,加大對種子企業育種的投入,對符合條件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的種子生產經營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鼓勵科技資源向種子企業流動,并且支持企業建立育種基地等。” 馬淑萍指出。
值得關注的是,種業規劃等配套政策也將持續跟進。據介紹,《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目前正在制定中,該《規劃》明確今后10年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任務和措施,積極引導社會資金進入農作物種業,加大對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