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忻州日報 編輯:聚焦山
【中國網聚焦山西】綜合編輯:原平市為了解決當地十年九旱的糧食種植困難,有針對性地通過試驗來確定需要推廣的糧食種子。5年來,累計試種各類糧食種子1128個,從中選擇出37個耐旱種子進行推廣。去年,全市在持續干旱的情況下,糧食總產量達到5.82億斤,為有史以來的第三個豐收年,又一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的光榮稱號。
原平市地處山西北部,境內山多坡廣,其中有74萬畝耕地屬于旱坡地,占到耕地總面積的64%.為了在確保水地增產的情況下,旱地糧食同樣增產,原平市質監局把推廣耐旱糧食品種作為糧食種植標準化的主要內容來抓,積極協助農業、科技等部門,通過市良種場來進行糧食種子耐旱比較試驗。良種場拿出上百畝土地,重點以中低水肥、產量穩定的玉米種子為主,兼顧谷子、豆類等小雜糧種子,作為主要試種對象。通過試驗,先后確定株型較小、生長期較短的“先玉335”、“晉谷3號”等37個糧食種子為耐旱糧食種子,在全市旱坡地進行種植推廣。
為收到理想的推廣效益,原平市質監局還協助市電視臺就每個耐旱糧食種子制成專題節目,通過電視媒體來進行宣傳;在收獲季節,還組織重點鄉鎮、農村的種子經營戶與種植大戶到試驗現場參觀比較,從而使耐旱糧食種子得到較好的推廣。據調查,全市旱坡地目前種植經過推廣的耐旱糧食種子已累計超過223萬畝,平均可增產15%左右。(曹申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