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武進網 作者:徐維慶

武進網訊(記者 徐維慶) 記者2月21日從江蘇水稻研究所了解到,傳統的育秧、機插模式將在武進全面改變。機插大戶自己留種,來年自己育秧……這將是武進水稻種植機械化后水稻種植的模式。
“揚州小麥武進稻”,武進的水稻育種聞名全國。在我國十大常規水稻推廣品種中,武進培育的武育粳3號、武運粳7號、武香粳14號、武粳15號赫然在列。武進育成的優質高產新品種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貢獻。
“武進機插面積全國第一,機插秧占全區水稻總面積的80%。但根據前幾年的情況,機插大戶為了節約成本,往往選擇自己留種,造成種子純度下降、水稻品種退化,抗病蟲害能力不強,既不利于良種推廣,也不利于機插推廣。”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所長徐曉杰告訴記者。此外,也有一些農民所購水稻種子品種繁雜,甚至購買到假冒偽劣種子。
為了確保水稻優質、高產、穩定,2011年,武進區對所有的機插大戶采取政府補貼、統一供種,主推品種為優質、高產、抗條紋葉枯病的新品種:武運粳23號、24號。由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提供良種,將良種以成本價統一供給符合條件的機插大戶。2011年春節前,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與全區機插大戶簽訂了購種合同。
目前,水稻研究所與機插大戶都簽訂了購種合同,10萬畝28萬公斤稻種已入庫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