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航天工程育種(海南)基地在文昌市東路鎮正式動工建設。據了解,一期育種基地將在今年8月完工,年底可研發出第一批航天育種種苗供給海南農民試種。這意味著這批“航天”菜明年就能擺上餐桌了。
航天工程育種是集航天技術、農業技術、生物技術為一體的跨學科的系統創新工程。我國掌握航天返回技術后,有關部門于1987年開展了航天育種研究與探索工作。隨著我國空間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后續宇航發射任務的增加,航天工程育種產業將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引擎。航天發射中心落戶文昌,為文昌發展航天育種業帶來了機遇。經多次磋商,文昌市政府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天辰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海南永青集團農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開發協議,共同開發建設航天工程育種基地。航天工程育種(海南)基地的開工建設,標志著航天工程育種產業在文昌扎根成長,將推動文昌熱帶現代農業和旅游觀光農業的發展,促進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據介紹,基地將分兩期建設,一期占地400畝的育種示范基地預計將于今年8月完工,二期的研發中心將于明年完成建設。
航天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太空育種,選育的種子具有高產、優質、抗病、抗逆、廣適等特點,質量上優于轉基因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