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種子總站 謝特立,福清市良種場陳彬、何云華 報道

為組織實施蔬菜新品種引種示范推廣工作,2010年冬季福建省種子總站從國內外引進一些名優特蔬菜新品種在福清市良種場開展名特優蔬菜新品種引種示范工作,具體由福清市良種場組織實施,地點設在福清綠豐現代農業發展公司的大棚中,展示園面積720平方米,采用鍍鋅骨架塑料大棚內布置PVC塑料管道與滴管,結合地膜覆蓋,棚內安裝粘蟲板,施用有機專用肥料,專人負責品種引種與展示工作。首批從先正達公司、以色列海澤拉種業公司、臺灣農友種苗公司、福州市蔬菜研究所等引進,包括大果型西紅柿、珍珠型西紅柿、甜椒、辣椒、茄子等蔬菜新品種51個,10月份根據秋冬季大棚蔬菜生長特點進行種植,目前,各品種長勢良好,已進入掛果期,充分展示品種特征特性。
今年設施農業名優特蔬菜品種展示表現良好的效果。一是成為各級領導指揮設施農業建設的陣地。2010年12月下旬,農業部科技教育司楊雄年副司長在姜紹豐副廳長陪同下,考察該示范園,對蔬菜新品種集中展示園的效果給予充分肯定。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書記張大強多次到該示范園考察,并作為全力推動福清作全國首批農業示范園區縣建設提供新優品種服務的抓手。據統計,已接待10多批各級領導考察。二是成為引導蔬菜種植企業選用優良品種的窗口。福建電視臺、福州市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專題采訪報道,吸引福清周邊設施農業綜合開發公司陸續參觀,實地考察品種株型、結果特性和產量、果型、品質,為他們選用良種提供參考作用。參觀的企業戶數達10戶,蔬菜種植大戶近100多人。三是成為推廣農業“五新”技術好場所。該園區內除展示優良蔬菜新品種外,還選用粘蟲板、生物農藥、控釋緩效有機肥料、節水PVC塑料管道和滴管和地臘覆蓋等技術措施,為設施農業“四化”即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提供樣板,提高“三種能力”即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推進海西設施農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