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時施肥
蠶豆幼苗期,根瘤菌繁殖能力弱,固氮能力差,應適施一定數量的磷鉀肥和少量氮肥,一般每畝施尿素4-5千克,或畝施1-1.5噸清糞水。鉀肥可畝施100千克優質草木灰或硫酸鉀肥10千克,磷肥畝施40-50千克普鈣。對冷浸田、銹水田或長勢差的要適當多施。于苗高10-13厘米時,集中施在植株附近。蠶豆在生育過程中需要一定數量的鉬、硼、鈣等微量元素,它對根瘤菌生長有極其重要作用。在苗期噴施0.1%的鉬肥溶液;在盛花期噴0.2%的硼砂溶液及0.1%的鉬肥溶液,能提高結實率和產量,減少空花。
二、適當間苗
蠶豆需要有個合理的群體結構,這是奪取高產的基礎。在初花期,如果苗棵仍然密度過大,應再把弱苗弱枝和無效分枝除掉,保持合理的密度,以利通風透光,減少落花落莢。
三 、適時灌水
蠶豆生長需水分較多,但又怕漬水。除了前期所需水分外,其它各個生育期需要的水分都比較多,特別是開花結莢時期,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比較強烈,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需要的水分也更多。因此對于水蠶豆田必須根據蠶豆各個生長發育時期對水分的需要適時灌水。第一次灌水在苗高17-23厘米進行,能促進分枝;第二次灌現蕾開花水,能促進開花,減少脫落;第三次灌結莢水,能減少空莢,促進籽粒飽滿。灌水要速灌、速排,切忌漫灌、淹水,否則時間過長會影響土壤的透性,妨礙蠶豆生育和根瘤菌活動。
四、早割主莖
當蠶豆生長出4-5臺復葉時,即開始分枝。這時割去主莖,不僅可以多發分枝,而且能增強根瘤菌活動,促進分枝健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