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科技新聞網 作者:陳書喬
疫病是溫室韭菜的常見病害之一,菜農應注意防治。
一、癥狀
葉片染病后,初呈暗綠色水浸狀,病部失水后明顯縊縮,葉下垂腐爛,濕度大時,病部產生稀疏白霉;假莖受害呈水浸狀、淺褐色腐爛,葉鞘易脫落,濕度大時,其上也長出白色稀疏霉層;鱗莖被害,根盤部呈水浸狀,淺褐至暗褐色腐爛,縱切鱗莖內部組織呈淺褐色,影響植株的養分貯存,生長受抑,新生葉片纖弱;根部受害,變褐腐,根毛減少,很少發出新根。
二、發病特點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隨遺落在土表或土層中的病殘體越冬,或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有時還可以厚垣孢子在土中越冬。病菌借助灌溉水、雨水、氣流及農事操作等途徑傳播,進行再侵染。病害發生的最適溫度為26~32℃,高濕利于發病,土壤含水量大,空氣濕度大發病重。特別是棚室等保護地栽培環境,如不注意通風降濕,往往較露地栽培更易誘發病害和受害更為嚴重,大棚漏雨的地方往往容易形成發病中心。肥水管理不善,尤其偏施過施氮肥或土地過濕等會加重發病。
三、防治方法
1.進行輪作換茬,避免連年種植。
2.加強管理。韭菜疫病的病菌靠流水傳播,所以如灌大水,根部吸水能力弱,室內濕度過大,疫病易發生,所以應小水勤灌。合理施肥,在施足底肥(有機肥)的基礎上,注意氮、磷、鉀配合施用。清除病殘體,病殘體是傳播韭菜疫病的主要病源,所以,當葉片感病干枯落地時應及時全部清除,帶出室外,減少菌源。韭菜生長過程中,如室內濕度過大,溫度過高,可選晴朗無風的中午掀起背風面塑料薄膜透風3小時左右,以降低室內溫度、濕度。
3.藥劑防治。可選用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50%稀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2%甲霜靈錳鋅500倍液等噴霧,隔7天左右噴1次,連噴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