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姬生棟(右一)、孫彥常(中)和王桂鳳在觀察“玉米稻”長勢。
中新河南網新鄉9月28日電 (記者 米格智) 兩米多的株高像玉米,又寬又長的葉子像玉米,豐富的氣生根像玉米,直立緊湊的穗型像玉米,大而飽滿的籽粒更像玉米。昨天,來自中國農科院、河南省農科院、河南省科技廳和河南省農業廳等單位的30多名專家在新鄉市河南豐源種子公司的試驗田里看到單株產量達到250克被農民們稱為“玉米稻”的水稻新類型時,按耐不住喜悅與激動。
這種抗倒伏能力強、抗病蟲害能力強而且超高產的水稻新品系是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新鄉市河南豐源種子公司聯合組建的新鄉市遠緣分子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育的。該中心運用生物遠緣大分子轉移技術,不使用容易產生有害物質的介導載體,采取種質細胞原位導入的方法,成功地把玉米的DNA片段導入水稻,使水稻發生了豐富的有利于提高抗性和產量的變異。“玉米稻”是該中心通過多次田間試驗優選的具有培育高抗高產水稻新品種的種質資源之一。
水稻的遠緣分子育種是國內外科學家關注的課題,在水稻種導入玉米基因,作為水稻高抗高產育種的突破口,近年來國內外許多育種家也在進行著多種方法的嘗試,至今沒有成功的報道。因此,盡管還是種植資源,盡管還有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新鄉市遠緣分子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育出的“玉米稻”依然受到了領導和專家的關注。
昨天舉行的新鄉遠緣分子育種觀摩及研討會上,新鄉市遠緣分子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姬生棟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們將在兩三年內將“玉米稻”培育成畝產突破850公斤的水稻新品種。
新鄉市遠緣分子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另兩名專家是被譽為“原陽水稻之父”的“豫粳6號”培育者、原新鄉市農科所副所長孫彥常和被譽為“全國十大農民女狀元”“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的高級農藝師、河南豐源種子公司經理王桂鳳。(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