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玉米耕葵粉蚧危害和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7-28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289
 

    連日來不斷有農民朋友來趙縣植保站,咨詢關于玉米苗葉鞘葉片發黃、干枯,植株矮小、生長緩慢的問題。我們經過診斷和實地調查,發現這些發黃、干葉生長緩慢的玉米苗根部都有白色的小蟲,是玉米耕葵粉蚧在危害。該蟲近年來發生面積逐步擴大,一般受害株率10%左右,高者達30%以上,對玉米生產構成一定威脅。所以提醒廣大農民朋友提高警惕發現后積極進行防治,確保玉米正常生長。

    一、形態特征①雌成蟲。全身覆一層白色蠟粉,體長3~4.2毫米,寬1.4~2.1毫米,長橢圓形而扁平,兩側緣近似于平行。②雄成蟲。全體深黃褐色,體長1.42毫米,寬0.27毫米,身體纖弱。③卵。長0.49毫米,長橢圓形,初橘黃色,孵化前淺褐色,卵囊白色,棉絮狀。④若蟲。共有兩齡,一齡若蟲體長0.61毫米,無蠟粉;二齡若蟲體長0.89毫米,寬0.53毫米,體表出現白蠟粉。⑤蛹。體長1.1~1.2毫米,長形略扁,黃褐色。繭長形,白色柔密,兩側近平行。

    二、發生規律與危害玉米耕葵粉蚧主要危害玉米、小麥、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及雜草。其隱蔽性較強,早期在根部危害,不容易被發現,尤其大部分農民不認識該蟲,且玉米的受害癥狀與玉米缺鉀或缺水缺肥相似,極易造成診斷失誤,從而導致為害加重。該蟲1年發生3代,以卵在雌成蟲卵囊中,附著在田間殘留的玉米根茬上、玉米苞葉內、雜草根部或土壤中越冬。玉米耕葵粉蚧第一代于4月下旬至6月上旬發生,第二代于6月中旬至8月上旬發生,第三代于8月中旬至9月中旬發生。第一代主要危害小麥;第二代主要危害夏玉米幼苗,玉米出苗后,卵開始孵化成若蟲,而后遷至夏玉米上,以若蟲和雌成蟲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的莖基部、根部和葉鞘內,吸收汁液密集危害。受害玉米葉鞘首先發黃干枯,玉米莖基部發黑,根尖變黑腐爛,造成玉米生長緩慢,嚴重時難以結實,造成整株死亡;第三代主要危害玉米及高粱。

    三、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玉米耕葵粉蚧只危害禾本科植物,故可以采用輪作或倒茬,將受害較重的夏玉米地塊改種其他雙子葉植物。該蟲越冬卵越冬時,覆蓋在土壤下的卵囊,在土壤濕度過大時,受霉菌感染,發霉腐爛,影響存活,冬季在小麥田間澆凍水,也可減少蟲源。加大肥水,精耕細作,中耕除草,結合施肥澆大水改變其生存條件,以控制擴展蔓延。

    2.化學防治。因1齡若蟲活潑,沒有分泌蠟粉保護層,是藥劑防治的最佳時期,2齡后開始分泌蠟粉,在地下或進入植株下部的葉鞘中為害。由于耕葵粉蚧2齡以后的若蟲體表附著1層蠟粉,適應性較強,所以防治適期在2齡若蟲以前,比較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采取藥劑灌根處理和撒毒土。具體防治方法如下:(1)藥劑灌根。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15%毒死蜱乳油或40%的樂果乳油等內吸性殺蟲劑500~1000倍液稀釋后噴施在玉米幼苗基部或灌根;也可畝用50%辛硫磷1公斤隨水澆灌。(2)撒毒土。可畝用2.5%甲基異柳磷顆粒劑(地達)2~3公斤或6%林丹粉1.50公斤加細潮土20~30公斤拌均勻;均勻撒于田間或者每株根部堆放5~6克,然后澆水進行防治。

    趙縣農牧局植保站陳新峰石彩云李聰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