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開封日報
記者趙?韜報道 開封日報7月13日3版以《開封:近百畝玉米只長稈不結穗》為題,報道了小宋鄉徐堂村10多戶農民近百畝玉米只長稈不結穗的情況,此事引起蘭考縣農業部門和工商部門的高度重視。7月15日,蘭考縣農業局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蟲害研究室主任、國家玉米產業體系植保研究室主任王振營研究員等到小宋鄉實地考察了受害玉米。王振營等考察后得出結論,認為出現此種情況確系玉米粗縮病蟲害所致,與種子和地理環境無關。
7月15日,蘭考縣農業局邀請王振營等到該縣進行實地考察。當日10時,王振營等到受災嚴重的地方考察,并得出結論,此災害確系玉米粗縮病所致,與種子和地理環境無關。王振營指出,由灰飛虱病蟲害所傳播的玉米粗縮病近年來在江蘇北部、山東東南部、安徽東部、豫東地區等地廣為傳播,玉米粗縮病系玉米的絕癥,一旦暴發很容易造成玉米絕收。
在現場,許多農民詢問王振營如何防治玉米粗縮病。王振營告訴大家,今年6月15日前播種的玉米都有可能感染玉米粗縮病,預防此病的有效方法是調整播種期,在6月15日以后播種玉米就能有效地防止玉米粗縮病。此外,同行的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國家玉米產業體系植保研究室崗位專家石潔副研究員告訴廣大農戶,防止玉米粗縮病除了積極噴灑有效的防病蟲害制劑外,密度播種剔除病苗后,確保每畝4500株的密度,也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