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種選擇
砧木品種選擇托魯巴姆,該品種高抗黃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和線蟲病4種土傳性病害。植株長勢極強、根系發達;接穗品種根據生產地市場需求選擇。
二、嫁接
1、嫁接適期 砧木有5~6片真葉時,莖粗3.5~4.5毫米,苗高12厘米以上,葉片濃綠,肥厚,植株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接穗有4~5片真葉時,莖粗3~3.5毫米,葉片濃綠,肥厚,植株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
2、削砧木 在距根部8厘米的地方橫切,切成平口,再用刀在斷莖頂端自上而下垂直切一刀,切口深0.7~1厘米。
3、削接穗 接穗留一葉一心或兩葉一心,削成楔形,楔形長度為0.7~1厘米。
4、固定將接穗楔形插入砧木垂直切口中,使二者恰好吻合,用嫁接夾固定。
5、保濕將嫁接好的苗子擺放在苗床上,并用薄膜蓋好,保持濕度,防止嫁接苗見風和失水。
三、嫁接苗的管理
1、 溫度管理 嫁接苗成活期間,要保持苗床適宜溫度,防止溫度過高或過低。一般嫁接頭三天溫度控制在20℃~30℃,白天不超過32℃,夜間不低于20℃,溫度過低時要加溫,過高時要遮蔭。一周后,當嫁接苗開始明顯生長時,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溫度控制在12℃~15℃,加大溫差,培育壯苗。
2、濕度管理 嫁接后前2~3天苗床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95%以上,床內地膜附著水珠是濕度合適的表現。3天后視苗狀況,開始由大到小、時間由長到短逐漸增加通風換氣時間和換氣量。通風換氣可抑制病害的發生。
3、光照管理 嫁接后必須進行遮光,在棚膜上覆蓋黑色遮陽網。遮光是調節苗床內溫度,減少蒸發,保持濕度,使嫁接苗不萎蔫的重要措施,嫁接后 1~3天,晴日可全日遮光,以后逐漸縮短遮光時間,以在濕度較大的早上和傍晚開始晚拉早放遮陽網,直至完全不遮光。嫁接苗若遇陰雨天,光照弱,可不遮光。
4、 肥水管理 嫁接苗不再萎蔫后,一般7~8天,轉入正常的肥水管理。視天氣情況,5~7天澆一遍肥水。適當控制水分,防止徒長,培育壯苗。
5、病蟲害防治 改善嫁接苗生長環境和定期噴藥相結合,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注意交替用藥和混合用藥。一般以預防真菌性病害為主。在整個生長期蟲害防治可根據情況,一般預防1~2次即可。
6、煉苗 嫁接苗定植前5~7天開始煉苗。主要措施有降低溫度、減少水分、增大放風量、增大苗盤空隙、增加光照時間和強度。
7、去嫁接夾 在出苗前3~5天去嫁接夾。
8、出苗 嫁接后15~20天即可出苗,出苗前仔細噴施一遍殺菌劑。
來源:農村網 作者: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