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huan)迎(ying)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shang)務中(zhong)心
發布信息
發布(bu)信息(xi)
排名推廣
排(pai)名推(tui)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土地置換解難題 哈爾濱市農科院農業示范區落戶松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4-12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640
 

  本報記者 徐建東

  翠綠的葉菜、現代化無土栽培,蔬菜、糧食種子成果連續獲獎……

  在全國副省級城市同行眼里,占地面積僅0.3平方公里的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已經領先一步。然而,“身在此山中”的農科人依然感到不足,擴大科研基地規模,“亮開架,伸開腰”,成為全國農科戰線的“龍頭”和“旗幟”,才是他們的長遠目標。

  今年,他們的夢想實現了第一步,占地1.77平方公里的哈爾濱現代農業示范區落戶松北現代農業區。國內很多信息靈通的同行們再次驚訝:哈爾濱市農科院是怎樣解決項目、用地和資金等三大難題的?

  只要敢想敢闖,辦法總比困難多,土地置換一舉解決項目、用地和資金三大難題

  市農科院要“搬家”了,新家坐落在松北新區,面積比原來大6倍,投資5億多元。辦這樣的大事兒,無論是專家、科研人員、干部還是普通職工,過去連想都不敢想。市農科院院長楊文月說:“過去農業戰線有句老話,叫辦法總比困難多,辦法是想出來的也是闖出來的。”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對農業科研單位,土地同樣是他們的生存基礎。市農科院坐落在市內黃金地段,科研用地匱乏,曾是科研工作的瓶頸。

  農科院多個分院在哈市周邊縣(市)租土地、農房搞科研。一個新品種資源創新與選育課題,在郊區一個村租了1200平方米的耕地,并把村里的一間空房當成科研試驗室。由于耕地面積不夠,試驗種植規模受到限制,加之非標準的科研用地,給該品種的研究帶來極大困難。科研人員每天上下班要往返百余公里路程,在試驗緊張階段,他們把辦公室當成宿舍,一住就是半個多月。偶爾,還會出現科研材料被盜丟失等意外事件,給工作造成很大損失。

  為解決農業科研用地問題,市農科院于2008年兼并金山堡種魚廠。一個是企業單位,一個是事業單位,兩者如何有機融合?農科院打破機制和體制的框框,把種魚場60多名職工的工資待遇由原來的不到千元一下提高到和農科院職工相同待遇,并在某些方面還要優于院內職工。

  農科院雖然擴大了規模,但由于種魚場大多數為魚池,土地修復量巨大,致使建設工期延長,且因位于城市黃金地帶,周邊環境對現代農業科研生產存在相當制約因素,用科技人員的話評價就是:“伸不開腰,亮不開架”。

  而要想擴大園區,又必然面臨項目、用地、資金等三大問題。

  2009年,機遇終于降臨。市委提出“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戰略后,把松北區列為科技創新區,并規劃出200平方公里的現代農業區。市農科院反復研究論證,決定放棄城市黃金地帶的科研基地,與松北區進行土地置換。將原有土地“招拍掛”,解決項目資金投入。由此,市農科院在不增加一分財政投資的情況下,用農科院位于群力新區的0.3平方公里的種魚場,置換位于萬寶鎮的1. 77平方公里土地。

  原有土地價值6億多元,新園區總投資在5億元左右,這看似簡單的置換卻一舉解決了項目、用地及資金投入三大問題。

  現代農業生產齊集一園,六大功能園區有機相連,社會科技等綜合效應值得期待

  由南往北下了公路大橋,再驅車10分鐘,市民就可以進入一個四季如春,奇花異果,爭奇斗艷,諸多高科技糧食、蔬菜種植聚集,可隨意采摘、娛樂、游玩的現代化農業科技示范區。市農科院副院長馮國軍興奮地描繪著兩年后將展現在市民眼前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

  市農科院是一所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下設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蔬菜花卉、糧經、水產、畜牧等研究分院,一直引領哈市乃至全省農業發展新潮流,先后承擔了國家發改委“哈爾濱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和“哈爾濱市農業科院國家優質水稻生產基地”等大型科研項目。多年來,市農科院共承擔國家、省、部、市級科研項目124項,取得科研成果83項,有45項獲獎。其中油豆角、番茄等系列品種推廣到全國各地。

  2009年,哈爾濱市落實農業高新技術推廣項目20項,哈爾濱市農科院承擔了國家科技部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哈菜豆系列化優質油豆角品種示范與轉化項目,“哈甜系列新品種選育及推廣”和“哈菜豆8號新品種選育及推廣”分別獲省農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據馮國軍介紹,在松北區新建的農科院現代農業園區初步劃分為農業科技創新區、現代農業裝備區、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區、農業科技成果展示區、農業休閑觀光區和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區等六大功能區。園區內相關農牧漁業一應俱全,新研發的品種及相關種養技術將全面應用,在科研成果示范及轉化過程中,農科院將加大對農民技術人才的培訓力度,全面系統地掌握現代實用技術。

  楊文月展望道,現代農業示范區建成后,將成為北方地區發展現代農業的樣板、農業科技創新的平臺、國際農業合作交流的窗口和優質農產品物流信息的集散地、廣大農民接受科技培訓的綠色課堂、市民旅游觀光的休閑地。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