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已進入塊根膨大期,這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期,如果管理不好,會造成甘薯大幅度減產。筆者結合多年的生產實踐,總結出了一套后期管理經驗提供給農民朋友參考:
一、水分的管理
在甘薯生長的后期,處于多雨的季節,要及時清溝排水,避免漬水。莖葉生長逐漸減慢,薯塊開始迅速膨大,遇旱灌水增產尤為顯著。薯地灌水深度以壟高1/3為宜。收獲前半個月應停止灌水。生長后期應防止壟土過濕,影響薯塊膨大和爛薯。
二、養分的管理
甘薯生長對肥料的三要素的吸收量以鉀最多,次為氮,再次為磷。施肥以有機肥為主,特別要多施鉀肥,防止偏施氮肥,忌用含氯化肥。尤其到中后期要注意重施“裂縫肥”,施肥量占全生育期的45%左右。裂縫肥以磷鉀肥為主,配施適量氮肥,以免莖葉徒長,降低塊根產量和品質。
1.施裂縫肥方法。(1)每畝用人畜糞尿750~1000公斤,加水500公斤,在下午5點左右灌縫。(2)每畝用磷酸二氫鉀500克,先用少量溫水溶解后,再對入500公斤清水灌縫。(3)每畝用尿素2.5公斤和過磷酸鈣10公斤,用水溶解后,對水500公斤灌縫。
2.施裂縫肥操作要點。動作要慢,灌后,要用表土封嚴裂縫口,以減少肥料揮發和水分蒸發。真正起到防旱、保秧、增產的作用。
另外,生長后期亦可根外追肥,用0.5%尿素溶液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2%~3%過磷酸鈣液或5%草木灰水,在收獲前40~45天進行,共噴2~3次,每次間隔一星期,每次每畝用液75~100公斤。
三、除草及提蔓
封壟后如田間有雜草要及時除草,每次除草時結合培土和提蔓。方法是:當田間澆水或雨后,用手將莖蔓提起,挪到另一個地方,這樣就不會打亂原來的葉層,可減少薯蔓亂扎根和薯秧“翻身”造成的養分消耗。
四、病蟲害防治
1.農業防治。實行輪作;及時培土,防止薯塊裸露,注意選用受害輕的品種和地塊;甘薯收獲后,清除有蟲薯塊、莖蔓、薯拐等,集中深埋或燒毀。
2.化學防治。(1)防治地老虎、螻蛄等可用毒餌誘殺,用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60~100克,先以少量清水化后,和炒香的棉籽餅或菜籽餅5~7公斤拌均勻。也可用毒草誘殺,取鮮草25~40公斤,鍘成1.7厘米長,與90%敵百蟲50克清水適量拌均勻后,于傍晚撒在薯根附近地面上誘殺。(2)防治食葉害蟲。此期易發生卷葉蛾為害。卷葉蛾大量發生時,能吃光植株葉片,應在幼蟲3齡期前尚未卷葉時,用2.5%功夫乳油5000倍液噴殺,也可用高效氯氰菊酯等進行防治。(3)個別地塊甘薯天蛾發生嚴重,要注意觀察,發現后及時防治。可在幼蟲3齡期前噴灑90%晶體敵百蟲15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進行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