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頻道消息 3月20日,在美國北達克他州舉行的第63屆全美亞麻學術會議上,應邀登臺作學術演講的中國的一位專家,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亞麻研究專家宣布一條驚人消息:世界首個胡麻雜交品種在中國甘肅誕生。
這位中國專家,就是甘肅省農科院作物所所長黨占海研究員。作為世界雜交胡麻種第一人,他育成了世界首例胡麻雜交種,把我國胡麻雜交種優勢利用推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拯救胡麻
黨占海于1982年從甘肅農業大學畢業后到省農科院工作,便與胡麻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年,黨占海來到他十分向往的我省胡麻研究基地---定西旱農所油料站。
定西油料站的試驗田里,黨占海意外地發現了地里的胡麻枝干枯萎,專業的敏感使他禁不住留了心:難道是試驗地里多年重茬種植胡麻,導致枯萎病發生?如何培育出抗枯萎病的胡麻品種?
當時國內還沒有系統研究胡麻枯萎病,黨占海與同事們經過324次抗病試驗示范,于1985年在自然病田里選育出高抗枯萎病的胡麻品種---隴亞7號。
就在黨占海育出胡麻新品種之際,枯萎病在我國胡麻主產區蔓延流行,輕則減產,重則絕收。《山西日報》刊登了《救救胡麻》的呼吁,棘手的是,枯萎病是一種土傳病害,在土壤里能存活多年,沒有有效藥劑防治,中國胡麻產業面臨滅頂之災。
人們將拯救胡麻的目光投向了胡麻抗病品種。1986年,河北省向全國征集胡麻抗枯萎病品種,引進我省隴亞7號后,能有效抵抗枯萎病。
黨占海與同事們急全國胡麻生產之所急,開展跨省聯合推廣。從1989年至1992年,隴亞7號在甘肅、河北、山西的種植區域由20個縣增加到84個縣市,從3萬畝迅速推廣到242萬畝,對挽救、恢復和發展我國胡麻產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隴亞7號在全國胡麻抗病育種上達到新突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黨占海與研究團隊不斷完善胡麻抗病特性,選育出優先兼用型的隴亞8號,作為“經典之作”,從2000年至今,一直是國家胡麻品種區域試驗的對照品種;隴亞9號以其低桿、抗倒伏、高產而備受專家好評;隴亞10號在國家區試中比對照增產10.87%,名列第一。
黨占海不斷創新的胡麻品種,累計推廣2000多萬畝,推動我省胡麻面積由改革開放初全國第4位躍居目前第1位,總產量20年來居國內第一,單量突破80公斤,接近加拿大的生產水平。
堅守胡麻
黨占海始終把成功當作起點。由于雜交種可以大幅度提高產量,所以培育雜交胡麻種、攻克這個世界難題就成為黨占海的一個夢想。
胡麻學名亞麻,與水稻一樣,雌雄同花,自花授粉。要想胡麻能雜交,就必須找到一種特殊的胡麻,雄花不育,即雄性不育性,雌花可育,才能把其他品種的胡麻花粉授給它,產生雜交種。
袁隆平就是首先發現了這樣的水稻,育成“雜交水稻”,被譽為高產“東方魔稻”。
美國人曾想找到這種特殊的胡麻,于1921年發現了細胞質雄性不育株,由于該不育系開花不暢等致命性缺陷,攻關了10年而最終放棄。
黨占海也在苦苦尋找雄性不育系,曾在試驗地里發現過天然雄性不育材料,但其“后代”并無法保持遺傳性,其嘗試也失敗了。
黨占海沒有退卻,1998年,黨占海帶領團隊用抗生素誘變法選出胡麻品種。當年6月,奇跡出現了。他在地里發現了夢想中的一株特殊胡麻---雄性不育株。他與團隊成員立即被巨大的喜悅填滿了,隨即又害怕起來,萬一這種胡麻是曇花一現咋辦?它能夠遺傳嗎?哪個品種能保持它?一系列疑慮涌進心頭。
黨占海選擇了國內外許多胡麻品種,每天小心翼翼地一朵花一朵花給這株特殊的胡麻授粉,試圖讓這株特殊的胡麻保留下來。云卷云舒,花開花謝,這株胡麻結了果實,產下了種子。證明這株胡麻的雌花有正常授粉能力,但結下的種子下一代還會不育嗎?
新的一年里,黨占海重新進行抗生素誘導試驗,試驗產生了上年發現的那個特殊胡麻,證明這個雄性不育株胡麻是抗生素誘導的試驗結果。他通過人工誘變,成功選育出世界首例溫敏型亞麻雄性不育系,為亞麻雜種優勢的利用開辟了新的途徑。
有了胡麻雄性不育系,黨占海向雜交種“高地”進軍。他和團隊研究建立了亞麻兩系法雜交制種技術體系,首次實現了自然條件下胡麻雜交種的生產。在十幾萬株擴繁的雄性不育株里,掌握它的遺傳規律、不同環境下的表現性狀、雜種優勢等特點。
研究中,發現種子純度不好、遺傳變異、配合力差等問題,曾一度使團隊成員產生懷疑:用這種不育系能否育成雜交種?
遇到難題,黨占海總是樂觀地堅持著,并堅守著。
黨占海率團隊又通過上千次試驗,終于選育成功胡麻雜交種---隴亞雜1號、隴亞雜2號,并于2010年3月5日正式通過甘肅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據此,世界首例胡麻雜交種在我省正式誕生。
胡麻雜交種增產效果非常突出,隴亞雜1號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達130.40公斤,較對照隴亞8號增產10.27%,畝產最高達260公斤;隴亞雜2號區試平均畝產126.44公斤。這兩個品種含油率均在40%以上,其抗病、抗倒伏、綜合性狀等表現優越。
隴亞雜1號、2號的選育成功,標志著世界胡麻育種技術由常規育種技術向雜優利用技術的重大轉變,為實現胡麻品種的雜優化及大幅度提高胡麻產量和品質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點“麻”成金
“胡麻油富含α-亞麻酸的獨特保健功能,是其他植物油不可替代的。胡麻籽中所含植物激素木酚素含量是其他作物的800倍,有抑制癌癥、降低便秘、心臟病等功能……”提起胡麻,黨占海有說不完的話題。
黨占海為我國胡麻產業作出的重要貢獻,得到業內的認可。2009年,國家啟動50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黨占海被聘為國家胡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也是我省唯一一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首席科學家,他帶領胡麻研究的“國家隊”,肩負起我國胡麻產業持續發展的重任。
曾經是西北、華北等高寒貧困地區農民自食自用的胡麻,如今變成了城里人青睞的高檔保健品,日趨受到國內外市場追捧。十多年前,黨占海背著胡麻種子,在通渭縣跑了幾十里路給農民上門送種子,農民家中土坯舊房、破爛衣裳的光景讓他記憶猶新。如今,他培育的胡麻品種讓農民直接增收10億多元。
黨占海精心培育著胡麻,也培育著研究所包括胡麻、油菜、玉米等各種作物研究的團隊。在他的支持下,作物所有10多名科技人員在職攻讀博士、碩士,3名專家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