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栽良種。宜選用花芽分化早、耐寒、豐產、品質優良的品種,如豐香、春香、靜香、雞心、新明星、巨早、五月香、明寶等。草莓自花結實力強,但搭配l~2個其它授粉品種,可顯著提高產量。選苗時盡量用母本圃而不用生產圃苗,以離母株近、葉片多、根系好、生產旺的1~3株苗最好。
二、移栽時期。北方一般在立秋前后栽植草莓較多,這個期間氣溫適宜,雨量充沛(可以進行春栽)。成活后秧苗有足夠的生長天數,使秧苗生長健壯,形成飽滿的花芽。
三、施肥做畦。草莓適應土層厚、土質肥沃、土壤疏松、離水源近的沙壤土、弱酸性土壤。整地前要進行土壤消毒、施肥。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已腐熟的)1500~2500千克、磷肥75千克、尿素15千克。作畦栽培每畦栽2行,行距20厘米,株距12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10000株左右,在兩畦間留30厘米寬的過道。打垅栽時,每垅栽兩行,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9000株。
四、起苗運輸。為促進緩苗,移栽最好選取在陰雨天,隨起隨運隨栽。起運之前,要控制肥水,適時晾苗。若需外運,宜裝進用水浸過的蒲包中。選擇路面狀況較好的交通運輸線,可進行集裝運輸,運輸的時間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氣溫較低時。運輸途中注意防擠壓,防暴曬和通風散熱,運到后要用水沖洗,盡快栽植。
五、適深栽植。栽植前可用(5~10)×10-6的萘乙酸溶液浸根2~6小時。定植的深度是草莓栽后成活的關鍵,要做到使苗心與土地表平齊,過深埋住苗心,使苗心易爛死苗,過淺新莖外露,秧苗枯干死亡,所以要“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同時要注意苗的方向,把帶有老匍匐莖的一側向著畦內側或垅內側,這樣果穗多集中于畦或垅的外側,便于采摘。
六、全葉定植。有資料介紹,定植草莓苗時要掰掉老葉,把大的葉片全掐掉,只保留葉柄和2~3片心葉,可減少水分蒸發,有利于成活。經實踐證明,栽苗時逐株掰掉老葉非常麻煩,而且老葉掰掉或掐掉后傷痕較多,幼苗更容易失水。我們通過試驗示范,不掰掉老葉(除干枯的黃葉),即帶全葉定植,好處有三:一是草莓苗無傷痕,可減少水分大量蒸發;二是定植后葉片有遮陰作用,可降低土溫,減少土壤特別是根部土壤水分大量蒸發;三是秧苗葉片多,可加強光合作用,促生新根和新葉生長,緩苗快,成活率高。緩苗后再打掉老葉,留4~5片葉為宜。定植后要及時灌透“定根水”,灌后要及時檢查,對露根或埋心苗要及時進行調整。
七、栽后細管。選擇陰雨天或晴天傍晚栽植,栽后2~3天內每天早晚澆小水1~2次,以后改為2~3天澆一次水。晴天移栽的要人工遮蔭,栽后4~5天晾苗,7~8天后撤棚,緩苗后及時澆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7.5千克,促幼苗正常生長。入冬前應澆一次透水。當氣溫降至零下4℃~5℃時,及時用秸稈覆蓋,厚度為10~20厘米。
八、防治病蟲。草莓常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芽枯病、病毒病及蚜蟲和紅蜘蛛等。防治方法:灰霉病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施防治;病毒病可選用脫毒苗,對連作的土壤消毒,防治蚜蟲迸行預防。紅蜘蛛多以植株下部老葉棲息密度大,故隨時摘除病葉和枯黃葉可有效地減少蟲源傳播;可選用低殘毒、觸殺作用強的20%雙甲醚乳油1000~1500倍液,噴2次,每次間隔5~8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