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3月12日訊 盡管有報告稱,紅鈴蟲對Bt棉一代產生抗體,消息引起農業人士的關注,但孟山都依然開始了對兩個新技術保鈴棉三(第三代轉基因BT棉花技術)和草甘磷Flex的開發工作,這種技術給作物增加耐除草劑的性能。
孟山都公司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公司剛剛開始這種新技術的研究,在印度溫室進行特質基因滲入(TI)過程。
他說,整個過程需要24個月。然后,是5-6年的調整實驗。
這位管理人員稱,抗蟲害的保鈴棉三是三基因BT棉技術,這種技術給棉花增加了抗棉鈴蟲和甜菜夜蛾的保護。
公司2002年在印度推出第一代單蛋白(或者BT 1)棉花技術。幾年之后,這種棉花幾乎全部取代印度本土的棉花品種。2006年,引入BT 2,這種棉花技術可以解決棉鈴蟲和棉紅鈴蟲的問題。
技術傳播速度非常快,從根本上取代了印度國家的非Bt棉種子。但上周,公司爆出一個驚人的消息,古吉拉特邦部分地區種植的BT 1棉品種產生了紅鈴蟲抗體。
環保人士說,他們一直在提醒人們轉基因作物可能產生抗體,但公司可以利用這次機會推廣價格更高的BT 2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