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生長初期遭遇持續低溫降雨,田間突然冒出大片紫色幼苗。別慌!這可能是作物啟動的“自我保護模式”。

2025年春季的異常氣候讓眾多玉米種植區出現神秘紫苗。傳統認知中“紫苗=缺磷”的論斷被科學家推翻:在土壤磷充足的地塊,紫苗率反而高達60%!
玉米紫苗11大誘因
1.土壤缺磷
磷是植物生長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元素。
癥狀表現:老葉先紫、植株矮化、莖細弱
如果土壤磷不足,玉米植株會表現出紫色,并且生長受阻。在這種情況下,若不及時補充磷肥,可能會對玉米的生長發育和最終產量造成一定影響。然而,缺磷的現象在生長初期比較常見,一旦進入生長后期,補充磷肥即可緩解。

2.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會阻礙幼苗根系生長。
癥狀表現:根短無側根、出土困難
這可能是由于播種在過濕的土壤中造成的,播種溝的溝壁和溝底會變得堅硬,幼苗根系無法穿透溝壁獲取水分和磷。耕作或車輪碾壓也可能是造成土壤板結的原因之一。如果幼苗無法建立高效且高產的根系,則可能導致減產。

3.除草劑藥害
除草劑疊加或過量使用阻礙幼苗根系生長
癥狀表現:葉片扭曲+紫斑
因化學除草劑損傷而根系生長受限,會因無法吸收磷而變紫。紫化持續時間以及隨之而來的產量潛力下降程度取決于損傷程度以及是否有利于根系再生的環境生長條件。

4.澇漬脅迫
根部發育受限會導致葉片中糖分的積累,從而引發花青素的產生并導致葉片變紫。
癥狀表現:全株紫化、根系褐腐
春季低溫加上土壤飽和,也會限制玉米幼苗根系生長和根系向土壤的滲透。這會限制養分吸收,從而阻礙玉米植株的緩慢生長。此外,由于陰涼潮濕的土壤中微生物活動減少,氮和硫等養分的礦化和植物可利用性也會減慢。同樣的條件也會導致玉米呈現紫色。土壤飽和導致根系生長受限,從而導致玉米葉片中糖分積累。這些糖分通常會用于根系生長,但當它們在葉片中積累時,會生成花青素,使葉片呈現紫色。
5.低溫強光
癥狀表現:上部新葉均勻紫紅
當低溫抑制根系生長,葉片制造的糖分無法轉運時,會轉化為天然“防曬劑”花青素抵御強光。這是作物的智慧,而非病害!
6. 土壤PH值
土壤pH值至關重要,因為當pH值低于5.5或高于7.3時,磷的利用率會逐漸下降。
癥狀表現:葉脈間紫斑、生長停滯
北方石灰性土壤,土壤中的磷容易與鈣素結合,形成難溶態的鈣磷。而南方由鐵鋁氧化物為主的酸性土壤,又形成溶解度很低的 Fe 、Al 磷酸鹽。建議北方農民可以多施酸性肥料(硫銨、氯化銨等),南方農民可以施石灰或生理堿性肥料(草木灰、鈣鎂磷肥等),適當調整土壤pH,提高磷的有效性。
7. 菌根缺失
紫玉米也可能是所謂的“休耕綜合癥”造成的。
癥狀表現:休耕地紫苗集中
如果玉米在休耕期之后生長,一種名為菌根的根部真菌數量會減少。玉米的菌根感染有助于磷和鋅的吸收。在玉米根系分泌淀粉和糖分刺激菌根生長之前,紫色可能會持續存在。幸運的是,紫色持續時間很短,很少會在V6生長階段之后持續存在。這應該不會對田地的產量潛力產生影響。
8. 品種敏感
一些雜交品種的基因在幼苗期會呈現紫色,之后會消失。然而,紫色并不會導致幼苗生長緩慢和產量下降。
研究表明,我國現有玉米骨干親本如黃C,沈5003,丹340,Mo17,鄭22,西502,自330,吉853,7922,掖107,齊201等自交系耐低磷性較差。含有墨黃9血緣品種耐低磷性能力強。
癥狀表現:特定雜交種整齊紫化
大多數玉米雜交種都含有一種或多種負責產生花青素的基因,這種基因會導致葉片組織變紫。含有多個冷敏感花青素基因的雜交種在生長初期土壤和氣溫較低時更容易出現葉片變紫。

9. 蟲蛀根系
根系損傷:幼苗根系受到蠐螬等昆蟲損傷
癥狀表現:根有蛀孔、植株傾斜
10. 肥害燒根
癥狀表現:葉緣焦枯伴紫化
當肥料施得離種子或根部太近時,會產生高鹽濃度,從而吸收植物中的水分,導致根部受損和生長受阻。 一些肥料,尤其是含有銨的肥料,會釋放出損害根部和葉子的氨氣。 如果根部受損,它們可能無法有效地吸收磷,從而導致紫色,這是壓力的標志。
11. 病害
根部或植物維管系統受疾病影響,可能導致植物變紫。根部疾病如果不能迅速殺死幼苗,幼苗在
來源丨綜合自智種網等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