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訊(記者 王澤農)記者從1月11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糧食局長會議上獲悉,去年國家再次較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使得農民增加售糧收入400多億元。
2009年白小麥和紅小麥、混合麥分別提高到每斤0.87元和0.83元,提價幅度分別為13%和15%,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分別提高到每斤0.90元、0.92元和0.95元,提價幅度分別為17%、16%和16%。國家臨時存儲稻谷、小麥、玉米、大豆和中央儲備大豆、菜籽油的收儲力度同時加大。據統計,糧食系統全年收購托市糧食(含油菜籽)1839億斤,其中小麥817億斤、稻谷223億斤、玉米550億斤、大豆92億斤、油菜籽157億斤。上述措施有效拉動了市場價格回升,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擴大農村消費、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國家糧食局局長、黨組書記聶振邦表示,從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底,國家已安排中央補助投資29.5億元用于糧油倉儲物流和烘干設施專項建設,進一步緩解我國食用油罐容不足和重點糧食產區倉儲、烘干能力不足的壓力;落實倉房維修改造資金3億元,改善15個省份實施政策性糧食收儲的設施條件。天津、河北、江蘇、福建、廣西、甘肅、新疆等地通過直接投資、補助投資或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加快了本地糧食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同時各地按照要求積極充實地方糧食儲備規模,健全儲備體系,提高儲備糧油管理水平。據統計,2009年末地方糧、油儲備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2.8%和43%,其中河北、山西、陜西、浙江、新疆等省(區)增加較多,國家糧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聶振邦表示,我國糧食生產連續6年豐收,目前國家糧食庫存充裕,保證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更加堅實。但世界糧食形勢不容樂觀,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負面影響仍在持續,國內糧食生產基礎仍不穩固,促進種糧農民增收和糧食穩產增產的難度加大。
因此,糧食部門要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努力促進糧食穩產增產和種糧農民增收;完善宏觀調控政策,維護國內糧食市場和價格基本穩定;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作用,大力推進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強化糧食安全的各項基礎性工作,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今年糧食流通工作的目標是:抓好收購、促農增收、保證供應、穩定市場、統籌發展、保障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