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科技報
目前,我國農田進入大、小麥和油菜等冬種作物種植期。做好冬前糧油作物病蟲害的防控,對于壓低越冬病蟲基數,減輕明年春花作物病蟲草的發生危害,確保春花作物豐收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有關冬種糧油作物病蟲防控和化學除草技術如下:
一、病蟲草發生趨勢
灰飛虱、黑尾葉蟬本地越冬,由灰飛虱傳播的水稻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和玉米病毒病,發生與危害有所擴大和加重,灰飛虱、葉蟬越冬基數仍會偏高,對水稻黑條矮縮病和玉米病毒病發生較為有利,今年已危害小麥,條紋葉枯病發生普遍,部分田塊損失嚴重。春花作物田草害發生量大、種類多。因為,冬種作物播種(移栽)至苗期是治蟲防病和化學除草關鍵時期,因此,各地根據冬季作物類型和病蟲草害發生實際,結合病蟲草害發生的新情況,科學制訂防控技術措施,并通過病蟲情報、技術資料和黑板報,以及現場會和培訓班等多種宣傳方式,加大防控技術宣傳和培訓力度,努力提高防控技術措施的到位率。
二、防控技術意見
(一)做好播種前的種子處理,對于控制種傳病害和麥苗前期病害至為關鍵,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積極引導農民開展種子處理工作。種子處理方法有藥劑拌種和浸種:可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克拌種50公斤麥種,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克加水50公斤藥液浸種24小時后撈出晾干播種。
(二)做好春花作物苗期蟲害防治,控制病毒病發生。作物苗期易感染病毒病。因此做好油菜苗期蚜蟲、麥田灰飛虱防治,是預防和控制病毒病發生、傳播、蔓延的關鍵。當油菜秧苗有蚜株率達3%-5%時或移栽后有蚜株達10%以上時用藥防治。在水稻黑條矮縮病、條紋葉枯病發生區,要做好越冬灰飛虱防治,結合春花作物化學除草加入毒死蜱、擬除蟲菊酯類等殺蟲劑進行兼治。
(三)大力開展化學除草,減輕草害損失。
1.麥田化學除草技術
(1)免耕麥田播種前除草。在麥田播種前5-7天,畝用10%草甘膦水劑400-600毫升,或41%草甘磷水劑150-200毫升,20%百草枯水劑200毫升,對水30公斤均勻噴霧,以消滅老草,灰飛虱加入毒死蜱、擬除蟲菊酯類等殺蟲劑進行兼治。
(2)播后苗期除草。在播后至麥苗2葉1心期或雜草2葉1心期前,畝用50%異丙隆可濕性粉劑100-125克,對水40公斤均勻噴霧。小麥田還可在雜草2-4葉期,畝用15%炔草酸(麥極)可濕性粉劑20克,對水30-45公斤均勻噴霧,闊葉雜草發生重的麥田可加10%苯磺隆可濕性粉劑15-20克。
2.油菜田化學除草技術
(1)油菜播栽前消滅老草。在播種或移栽前5-7天,畝用20%百草枯水劑150-200毫升,或41%草甘磷水劑150-200毫升,或10%草甘磷水劑400-600毫升,對水30-40公斤噴霧。
(2)雜草芽期封殺。移栽油菜在移栽前或移栽后雜草出土前,直播油菜在播種復土后1-2天內,畝用50%乙草胺乳油70毫升,或90%乙草胺乳油30-40毫升;移栽油菜可在移栽前1-3天,畝用35%異松?乙草胺可濕性粉劑50-70克,對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在早晨或傍晚施藥效果更好)。當土壤干燥時需適當加大對水量,以提高對雜草的封殺效果。
(3)莖葉處理。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田塊,在雜草3-4葉期,畝用5%精喹禾靈(精禾草克)乳油45-60毫升,或30%雙草凈乳油80-100毫升,或10.8%高效氟吡甲禾靈(高效蓋草能)乳油25-30毫升,對水30-40公斤均勻噴霧。以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可在雜草2-3葉期,油菜返青后,畝用50%草除靈(高特克)懸浮劑30-40毫升,對水30-40公斤均勻噴霧。禾本科雜草與闊葉雜草混合重發油菜田,可選用草除靈與精喹禾靈復配的藥劑進行防除。直播油菜掌握在秧苗4-6葉期、移栽油菜掌握在移栽后7-10天,雜草在2-4葉_期時,畝用17.5%精喹?草除靈乳油90-120毫升,對水30-40公斤噴霧。
3.綠肥田和其他雙子葉作物田化學除草技術
在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2-3葉期,畝用5%精喹禾靈(精禾草克)乳油45-60毫升,或10.8%高效氟吡甲禾靈(高效蓋草能)乳油20-25毫升,對水30-40升均勻噴霧。
4.注意事項
(1)要按草相選用對口除草劑,嚴格掌握施藥適期和使用量,并做到均勻噴霧,防止重噴和漏噴。施藥時應注意土壤濕度,特別是芽前土壤處理劑的使用,一般在雨后,土壤濕度大時使用效果好。若土壤干燥,畝對水量可增加至60升,或澆透水后使用,以提高除草效果。如遇干旱時應先抗旱,再施藥。
(2)異丙隆防除麥田雜草要注意寒潮影響,在冷尾暖頭施藥,避免產生藥害。
(3)草除靈及其復配制劑不宜在白菜型和芥菜型的油菜田使用,并應在氣溫8℃以上時使用為宜。
(4)禁止使用對后茬作物生長有較大影響的長殘效除草劑。在麥田不推薦使用含有甲磺隆和綠磺隆成份的除草劑。在油菜田不推薦使用含有胺苯磺隆成分的除草劑,以免對后茬作物產生藥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