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種未經審定 稻農損失嚴重
壽縣農民投訴“創富”協優9308稻種 執法部門建議依法索賠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對于壽縣壽春鎮、雙橋鎮使用“創富”牌協優9308稻種的部分農民來說,今秋不僅沒給他們帶來豐收的喜悅,反而增加了減產的煩惱。
蔣福才是壽縣雙橋鎮江拐村小圩村民組村民,9月25日,他來到報社投訴說,自己幾年來都種“創富”牌協優9308稻種,畝產量一直穩定在1200斤左右。今年3月他又買了26斤協優9308,種了16畝水稻,眼看稻子即將收割,可是結實率非常低,只有半截稻穗灌漿,減產已成事實。
和蔣福才情況相似,壽春鎮壽濱村村民顧廣福說自家五兄弟中,有四家今年都用了“創富”協優9308,所種的30多畝水稻和去年收成相比,減產一半左右。
據村民反映,壽春鎮、雙橋鎮部分村民使用“創富”協優9308,都是從壽春鎮九龍街道一種子銷售商王某處購買的,每斤13元,購種發票齊全。當地種協優9308的地塊都出現了類似問題,其它品種的水稻生長一切正常。
村民對稻種產生懷疑,向壽縣農委農業行政執法大隊投訴,并申請了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在此過程中,村民還吃驚地發現,“創富”牌協優9308根本就沒有通過我省審定,按照有關法律規定不能在我省進行銷售、推廣,系不合法品種。
從村民提供的“創富”協優9308稻種的外包裝袋上,記者看到其對“產量表現”這樣描述:“一般畝產650公斤,高產地塊750公斤以上……協優9308經安徽、湖北、江蘇等地多點大面積種植,表現出高抗倒伏、米質優、產量高等顯著優點。”
既然“創富”協優9308未經我省審定,它是如何進入市場的?記者聯系了壽春鎮的種子經營戶王某。王某承認,農戶的稻種是自己銷售的,此稻種是從壽縣農華種業公司蔡某處批發的,共有600斤,已賣出588斤,涉及60多戶村民的300畝水稻不同程度地減產。他說進貨時并不知道該稻種未經審定,對于農戶的損失,自己愿意承擔相應責任。
隨后,記者又聯系了壽縣批發商蔡某。他認為,農戶減產除了稻種因素以外,還受自然、氣候等影響,不能把責任全部歸咎給種子。此前也知道該品種未經審定,但有人要貨他就從合肥創富種業公司進貨了,其它沒考慮太多。
對此事,合肥創富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某說,協優9308稻種盡管沒有經過安徽省審定,但經過了浙江省審定,也是往浙江銷售的。他認為,壽縣種子經營戶沒有創富公司的種子銷售委托書和專用發票,購買協優9308是其自愿行為,出現問題與創富公司無關。對他的觀點,安徽律維律師事務所齊文虎認為,即使是種子經營戶自愿購買,種子出現問題生產商和銷售商也應擔責。
農戶使用未經審定的種子,出現減產情況該怎么辦?省種子管理站市場管理科負責人表示,經查“創富”協優9308未經我省審定,也未經我省農委引種,屬不合法種子,農戶可申請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若不服鑒定結論,也可直接向省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申請二次鑒定。
壽縣農委農業行政執法大隊負責人說,9月7日接到農戶投訴后,當日就立案,并組織專家開展相關調查取證、田間鑒定等工作,現已責令經銷商對農戶賠償,并將視賠償情況,自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對其做出處罰決定。農戶根據有關部門實際測產情況,有權向經銷商索賠,經銷商再向種子生產商追償。賠償數額雙方可協商,協商不成農戶可依法起訴。(《安徽日報》農村版 姜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