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有近千畝黃瓜種植面積的羅星街道馬家橋村,種植戶們反映,今年秋黃瓜的產量不高,價格也上不去,每公斤的批發價在1元左右。據悉,秋黃瓜減產是受了病蟲害的影響,而價格遲遲不回升,是由于外省的黃瓜占領了本地市場,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現象。
日前,記者來到有近千畝黃瓜種植面積的羅星街道馬家橋村,種植戶們反映,今年秋黃瓜的產量不高,價格也上不去,每公斤的批發價在1元左右。據悉,秋黃瓜減產是受了病蟲害的影響,而價格遲遲不回升,是由于外省的黃瓜占領了本地市場,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現象。
馬家橋村村民仲國強種植黃瓜已有3年時間,今年出現的這種情況,是他意想不到的。“八九月份移栽的黃瓜苗,現在可以采摘了,可目前黃瓜葉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枯萎現象,結果率也很低,原本一畝地隔一天能采200公斤黃瓜,現在產量減少了三分之一。”仲國強說,去年一畝地的產量大約在3000公斤左右,而今年卻不到2000公斤,收入也大大減少。據了解,去年同期黃瓜的批發價每公斤在2元左右,而今年大多在1元左右。仲國強無奈地說,產量不高,價格不漲,可是種植成本卻比去年增加。“去年每畝地的化肥成本在200元左右,而今年要300元左右。”仲國強說。
為解決黃瓜減產問題,種植戶請來了農技專家。經過專家的實地查看,發現減產主因是霜霉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等的影響。農技專家建議,農戶在防治上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一要選用抗病品種;二要進行種子消毒;三要培育壯苗,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抗性;四要輪作倒茬;五要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嘉興在線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