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下鄉搞技術服務時見到一些棉花抗蟲性能變差、品種混雜退化嚴重、蕾鈴脫落多、結鈴少等現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經筆者調查,原來是由于去年棉花市場價格低,棉農們為了降低今年的種植成本,不少棉農便用自家收摘的棉花留了種,只是對采摘的棉花進行簡單的脫絨加工,沒有對自留種子進行“藥劑包衣”造成的。筆者針對這一情況,為了確保植棉效益,提醒農民朋友在留種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雜交抗蟲棉不能留種雜交抗蟲棉只能種植雜交第一代,不能留種種植第二代,因為雜交品種少量混雜便會造成較大的產量損失,如果將雜交第二代種子用于大田生產,植株會出現嚴重性狀分離,會出現株形各異,抗蟲性能變差,產量、品質都大幅降低。
二、常規抗蟲棉可以留種我國種植的常規抗蟲棉品種,只要搞好提純復壯,保持原來的種性,可以自留種進行多年種植,即使稍有點混雜(在5%以內),不會明顯減產減收。但留種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純度高”的棉株留種。棉花是常異交作物,異花授粉率一般在5%~10%,高者可達20%,極易與抗蟲棉相互授粉,造成品種混雜,抗蟲棉品種在經過幾年的連續繁殖過程后,如果不加以提純復壯,常因昆蟲傳粉而造成生物學混雜,對純度不高的地塊應避免留種。
2.選擇“健壯無病蟲害”棉株留種。枯萎病、黃萎病是制約棉花產量的頑癥,棉籽又是病菌的載體,病菌可以隨著棉籽迅速傳播。因此,對感枯萎病、黃萎病的棉株和抗蟲性不好的棉株一定要淘汰,而在重病地表現良好的棉株則可以留種。
3.選擇“伏桃”。最好選擇靠近主莖2~3個棉桃留種用,伏前桃和晚秋桃生長發育不良,成熟度差,鈴重輕,種子發芽率低,長勢弱。
4.選擇“完全成熟”的棉花留種。不要用“剝桃花”的棉籽,有些棉農對發育較為充分的伏桃,仍然有“剝裂嘴桃、摘濕花”的陋習,由于其沒有充分成熟,更沒有完成后熟作用,絕對不能留種。
5.選擇沒有噴施過“催熟藥劑”的棉株留種。噴施乙烯利雖可促棉花早熟5~7天,但對棉籽損傷較大,致使其發育不全,不能做種。 (雞澤縣綜合職教中心 毛青強 雞澤縣曹莊學區中心校 段繼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