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鉤雙序缺環。蛹長9一11mm,寬2.5一3mm,黃褐色,臀棘上有鉤刺6?8根。
生活習性 在山東年發生1一3代,以老熟幼蟲吐絲做土繭化蛹,在田間雜草、殘葉或表土層中越冬。翌年7月下旬開始羽化,直到9月上旬,歷期40余天。各代幼蟲發育期:第一代7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二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第三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世代重疊。成蟲飛翔力弱,卵散產于葉脈處,常2?5粒聚在一起。每雌平均產卵88粒。卵歷期3一10天。幼蟲孵化后晝夜取食。幼齡幼蟲在葉背啃食葉肉,留下上表皮成天窗狀,蛻皮時拉一薄網。3齡后將葉片食成網狀缺刻。幼蟲共5齡,發育歷期11?26天。幼蟲老熟后變為桃紅色,開始拉網,24小時后又變成黃綠色,多在表土層做繭化蛹,也有的在枯枝落葉下或葉柄基部間隙中化蛹。9月底或10月上旬開始越冬。
防治方法 幼蟲大量發生時,采用化學殺蟲劑,如辛硫磷、殺滅菊酯等常規濃度均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