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病。豆角銹病在全生育期均可染病,其中初花期植株抗病能力最弱,易受侵染。發病初期,葉片出現黃白色斑點,稍隆起,后逐漸擴大為黃褐色斑點;嚴重時病部變為紅褐色,最終葉片干枯、植株衰老死亡。該病在高溫、多陰雨、田間濕度大的條件下發生嚴重。
防治措施。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施足有機肥,保證磷鉀肥充足,苗期中耕蹲苗,促進植株健壯生長。藥物防治:用24%腈苯唑懸浮劑18—75毫升兌水30—50公斤噴霧,連噴2—3次,間隔5—7天;也可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劑3000倍液噴霧,每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還可用43%戊唑醇懸浮劑5000倍液防治,間隔7天,連噴2次。
炭疽病。豆角炭疽病在多濕條件下易發生。發病初期,莖上產生梭形或長條形病斑,初期為紫紅色,病部凹陷;嚴重時形成紅褐色病斑,當病斑繞莖一周后,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農業防治:增施有機肥,苗期多中耕松土,減少澆水,培育壯苗早發,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藥物防治:發病初期可用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或25%溴菌腈5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病毒病。豆角病毒病表現為葉片黃綠相間或葉色深淺相間的花葉癥狀,也會出現皺葉、葉片畸形、植株矮化等現象,導致花小、結果少。幼苗染病后,植株細小,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加強苗期田間管理,重點做好蚜蟲防治,防止蚜蟲傳播病毒。藥物防治:用1.5%植病靈(Ⅱ)號乳油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 (李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