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Ceuthorrhynchus asper Roel鞘翅目,象甲科。別名油菜象鼻蟲。分布我國各油菜產區,西北地區為害重。 寄主 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植物。 為害特點 幼蟲在莖中鉆蛀為害,成蟲為害葉片和莖皮。嚴重時受害莖達70%,造成植株倒折。 | |
|
|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3?3.5mm,灰黑色,密生灰白色絨毛,頭延伸的喙狀部細長,圓柱形,不短于前胸背板,伸向前足間。觸角膝狀,著生在喙部前中部,觸角溝直。前胸背板上具粗刻點,中央具一凹線,前緣稍向上翻,每個鞘翅上各生縱溝9條,中胸后側片大。卵長0.6mm,橢圓形,乳白色至黃白色。末齡幼蟲體長6?7mm,紡錘形,頭大,無足,黃褐色。裸蛹長3.5?4mm,紡錘形,乳白色或略帶黃色。土繭橢圓形,表面光滑。 生活習性 年生一代,以成蟲在油菜田土縫中越冬。翌春油萊進入抽薹期,雌成蟲在油菜莖上,用口器鉆蛀一小 |
|
孔,把卵產入孔中,產卵期10天左右,初孵幼蟲在莖中向上、下蛀食為害,有時幾頭或10一20頭在一起,把莖內食成隧道,莖髓被蛀空以后,遇風易倒折,受害莖腫大或扭曲變形,直至崩裂,嚴重影響受害株生長、分枝及結莢,提早黃枯,籽粒不能成熟或全株枯死。油菜收獲前,幼蟲從莖中鉆出,落入土中,在深約3.3cm處筑土室化蛹,蛹期20天左右,后羽化為成蟲。成蟲有假死性,受驚擾時落地逃跑。油菜收獲后,成蟲于9?10月還為害一段時間后越冬。 防治方法 (1)每年2?3月或9?10月成蟲開始活動時,噴灑2.5%敵百蟲粉或1.5%樂果粉劑,每667m2 2一3kg。(2)必要時噴灑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40%樂果乳油1200倍液、25%愛卡士乳油1500倍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