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癥狀 多在開花期表現癥狀,輕的蔭莢不實,重的苗期開始顯癥。常見的有:一是矮化型 植株矮化,花序、花、角果間距縮短,花蕾、幼莢大量脫落,角果畸形扭曲或短縮;分枝叢生或分枝節位低,基部2-3次分枝多,雖不斷開花,但不結實;莖和花序頂端黃白色,萎縮干枯,莖表變為紫紅或藍紫色,皮層具縱向裂口;葉變紫紅色至暗綠色,有紫色斑塊,葉脈黃色,葉片小,皺縮,質厚脆;根腫大,根系發育不良,表皮龜裂呈褐色,支根和細根少。二是徒長型 植株明顯增高,株型松散,花序細長,向下披掛,雖陸續開花,但不結實;根系與分枝均正常,但角果種子少,有的子實萎縮,出現間隔結實現象。三是擬正常型 株型、株高、葉、根系均正常,只是在成熟期有的角果不能成熟,花序頂部到收獲期仍繼續開花,但不結實。 | |||
|
|
病因 油菜喜硼,在生育過程中都必須有適宜的硼素營養才能保持發育良好、生長旺盛。缺硼素時,油菜的生長受阻,產生萎縮不實癥。缺硼與土壤、品種以及栽培技術等關系密切。一是土壤缺硼 土壤中紅色粘土、紫色砂土、紅黃泥田和流失性大、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地塊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5mg/kg就會呈缺硼狀態。二是長期干旱 不僅土壤硼的因定作用增強,還會降低土壤有機硼化合物分解的生物活性,從而使土壤中有效硼的含量降低,加重油菜缺硼癥。三是不合理的施肥 使油菜體內與其它營養元素之間平衡失調會導致或加重缺硼癥的發生。如偏施氮肥而不配施硼肥,常會導致缺硼癥的加重發生;過量施用石灰或磷肥,使滑菜吸收過多的鈣元素,油菜體內鈣、硼比率過高,會導致缺硼癥的發生。四是遲播、遲栽比適期早播、 | ||
|
早栽的發病重;連續種植油菜的田塊和淹水、前茬為水田的菜田發病重;甘藍型油菜較白菜型油菜發病重;不同熟期的甘藍型品種發病程度不同,早熟品種較輕、中熟次之、遲熟最重。 防治方法 (1)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用化肥,氮、磷、鉀配合施用。嚴重缺硼的667m2施硼砂250-500g與底肥拌勻后穴施或撒施。從根本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