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癥狀 東北、華北、江蘇、四川、河南等麻區發生普遍。苘麻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病。幼麻葉片染病 初生多角形或橢圓形黃綠色斑,略隆起呈水漬狀,后變為褐綠色,并在相應的葉背病斑上長出白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成株葉片染病 初病斑不大明顯,后擴展為不規則褐斑,背面產生灰白色霉,病斑多時可融合成大病斑,致葉片提早干枯或脫落。 | |
|
|
病原 Plasmopara skvortzovii Miura 稱苘麻軸霜霉,屬鞭毛菌亞門真菌。孢囊梗無色,2-3根成束從氣孔伸出,2-4次單軸分枝,分枝與主枝成直角,分枝頂端鈍平。孢子囊卵形至橢圓形,單胞無色,頂端具乳頭狀突起,大小23-32×19-27(μm)。條件適宜時孢子囊萌發產生游動孢子。后期在病組織中產生卵孢子,球形,大小19-29μ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卵孢子萌發產生芽孢囊,然后再產生游動 |
|
孢子,借雨水濺射到葉片上,產生芽管從葉背氣孔侵入,進行初侵染,以后病部不斷產生游動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致病情不斷擴大。低溫多雨利其發病 ;栽植過密、地勢低洼、偏施過施氮肥發病重。 | |
|
防治方法 (1)選無病地區或田塊種植。增施有機肥,冬前進行深翻,采用配方施肥技術,注意氮磷鉀配合,做到合理密植。(2)發病初期及時噴灑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9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杜邦克露或72%克霜氰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改用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900-1000售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