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tenodiplosis panici Plotnikov屬雙翅目,癭蚊科。別名黍蚊、黍吸漿蟲。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寧夏、河南等地糜子種植區。
寄主 糜子、稗草。
為害特點 幼蟲蛀食花器,造成子房不能正常授粉或發育,形成空殼秕粒,受害穗穎呈灰白色失水風干狀,籽粒的內穎、外穎褪色變白。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2?2.5mm。體暗紅色。復眼黑色,觸角14節灰黑色,翅淺灰色半透明,被密毛,緣毛長且密,翅脈3條。胸部背面黑色,側片桔紅色。足細長。腹部背面黑色,腹面桔紅色。卵長卵形,白色半透明。幼蟲蛆形,桔紅色,頭很小,體表光滑,中胸沒有劍骨片。蛹長2mm,桔紅色,后色變深。
生活習性 年生3?4代,以者熟幼蟲在糜子或稗子殼內結繭越冬,越冬期長達9一10個月,直到翌年7月化蛹,蛹期3?4天,7月底羽化,8月中旬進入盛期,交配后雌蟲把卵產在糜子苗上,產卵量10一60多粒,成蟲壽命3?5天,8月底9月初第二代成蟲出現,交配、
產卵,孵化的幼蟲為害復種的糜子,幼蟲期8?11天,9月中旬出現第三代,幼蟲老熟時,于9月中下旬在糜子殼內結繭越冬。完成一代需20多天。成蟲不活潑可短距離飛行。靠帶蟲的秕糜、稗粒混在種子或糜草中傳播。
防治方法 (1)選用早熟、抽穗整齊的品種,適當早播。(2)播種前進行泥水選種,汰除混入種子中的蟲粒。(3)合理輪作倒茬,避免重茬。(4)在成蟲羽化產卵期噴撤2.5%敵百蟲粉,每667m2 1.5kg。(5)發生重的可噴灑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