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自9月中旬開啟上漲以來,由于供需階段性錯配,加上主產區長時間連陰雨天氣,黃淮海玉米品質下降等影響,小麥行情持續高歌猛進,目前主產區多地已沖破1.25元,河南已到1.26元,陜西到達1.27元,咸陽五得利最高漲到1.28元。
受到行情利好推動,儲備小麥拍賣大幅溢價。今天山東青島國信糧食管理有限公司競價銷售2021年產小麥5089.516噸,全部成交,底價2445元/噸,成交價2485-2500,成交均價2494元/噸,最高溢價55元。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公開數據,今年夏糧累計收購小麥10795萬噸。河南、安徽、河北、江蘇、山東等主產區先后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累計收購最低收購價小麥1640萬噸,有效發揮了政策托底作用。
短期看市場行情還在情緒推高中,但與此同時,市場對托市小麥后期將投放的預期也在增強。不過具體的投放時間、數量及價格等關鍵細節尚未明確。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產托市小麥至今已存儲8年,即便是較近年份的2019年產小麥也已存放6年,其品質狀況將成為影響定價的核心因素。若銷售底價設定過高,將削弱拍賣的實際意義;而若定價偏低,則可能沖擊當前調控所維系的良好市場局面,甚至波及玉米價格,進一步影響秋糧收購形勢。尤其今年黃淮海地區受災,糧價低迷已影響種植收益,政策層面在權衡時面臨較大壓力。
所以政策應該也很糾結,如何精準把握政策尺度,平衡各方因素,確保糧食價格運行在合理區間。
10月22日主產區面粉廠小麥收購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