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崔逾瑜、通訊員袁航、李桃)9月4日,石首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大垸鎮保南湖村舉行大豆根瘤菌菌劑接種田間試驗測產驗收現場觀摩會,經過專家現場實收實測,試驗田大豆畝產達246.25公斤,該項綠色技術增產明顯。
現場會上,農業技術人員向與會的農戶代表、鄉鎮干部展示了接種根瘤菌菌劑的大豆植株標本。與常規種植的大豆相比,接種菌劑的大豆根系上密布著蠶豆大小的瘤狀物,這正是根瘤菌與大豆共生形成的“固氮工廠”。據介紹,這些根瘤能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氨態氮供大豆吸收,一畝大豆的根瘤菌,每年固氮量相當于25-40公斤尿素,可滿足大豆生長需氮量的60%-70%。
測產過程中,專家組隨機選取3個采樣點進行實收實測,經過去雜、稱重、水分測定等環節,最終折合標準含水量畝產為246.25公斤。“我這地以前種大豆,畝產也就200公斤左右,今年用了菌劑,豆莢既密又飽滿!”農戶楊峰拿著剛摘下的豆莢,給在場觀摩的農戶算了一筆賬,“少用了氮肥,還多收了40多公斤豆子,算下來一畝能多賺200多塊,這技術靠譜!”
據了解,該試驗田采用“根瘤菌菌劑拌種+精準施肥”的綠色種植模式,根瘤菌固氮提供的氮素營養釋放平穩持久,正好滿足大豆開花結莢期的需氮高峰,不僅提高了產量,檢測數據顯示大豆籽粒蛋白質含量也提升了1-2個百分點。同時,這項技術還能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增加土壤有機質,為后茬作物生長奠定良好基礎。
在觀摩現場,技術人員對根瘤菌菌劑的正確使用方法、配套種植技術等進行了現場培訓,并發放了技術手冊。與會農戶紛紛表示,將積極嘗試這項節本增效的好技術。
石首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表示,下一步將以此次試驗為基礎,結合“專家+農技員+農戶”服務模式,在全市低肥力地塊推廣“根瘤菌劑+精準施肥”技術,助力大豆產業提質增效,破解土壤肥力瓶頸,讓“綠色氮肥”助力糧食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