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器”。我國玉米種子企業競爭日益激烈,優秀品種成為決勝市場的關鍵。
育種要破題,前提在于自交系的流通和組配。然而,長久以來,由于行業缺乏清晰的利益分配和保護機制,很多寶貴的種質資源日益沉沒,對行業來說無疑是巨大損失。為破解這一難題,智種網經過九年多探索,設計并落地了一種玉米自交系可以資產化、股權化的研發合作模式。
自交系托管是其中重要一塊內容。托管方除保留自有的使用權外,通過智種網平臺化運營推廣該自交系,有助于將該自交系的使用效率和商業價值最大化。

01.
自交系之于大品種
農業每次質的飛躍,都是種子變革主導,玉米產業也是如此。
玉米是我國當前種植面積最大、種業市值最高的作物。2023年我國玉米產量5777億斤,占糧食產量比重達到41.5%。
一粒種子承載著端牢中國飯碗的希望。從1949年起,我國玉米育種經歷了地方品種改良、雙交種、單交種3個發展時期。在單交種時期,又經歷了6~7次大規模的品種更新換代。玉米品種從中單2號到掖單13,從浚單20到鄭單958,品種更新推動產量不斷提高,目前,全國玉米單產由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3075公斤/公頃,增加到了2023年的6532公斤/公頃。良種對我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超過45%。

育種是長期工作,一粒種子凝聚了育種家的心血和汗水。其中,自交系的選育是育種的重中之重,是前提和基礎。過去半個世紀,在一代代育種家的努力下,一批杰出貢獻的玉米自交系得到大規模應用。據1982年至2019年玉米種植數據統計,黃早四、綜31、浚92-8、478、L91158、京92等55個玉米自交系選育的品種,全部累計推廣面積達 125 億畝,占同時期全國玉米總播種面積的40%。
自交系的流通與組配,為大品種的誕生以及我國玉米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縱覽歷史大品種,都來自不同單位自交系組配,例如鄭單958,是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以自選系鄭58作母本、外引系昌7-2作父本育成的玉米單交品種。其中,昌7-2來自安陽市農科院。昌7-2的流通組配,帶來了一系列優秀品種的出現。據不完全統計,利用昌7-2育成的雜交種,包括鄭單958、浚單20、中單909等諸多知名品種,成為我國應用頻率最高、面積最大的玉米核心自交系之一。
歷史大品種均來自不同單位自交系組配

圖源:智種網
配制雜交種最多的自交系(1949—2017)

圖源:智種網
02.
信任的基礎
自交系是育種創新的基礎,關鍵是要用起來。如能把分散在各地、各單位、各育種家手中的資源集中托管起來,形成雙向流通,將有利于提升品種的產出效率和概率,實現價值更大化。
但這并不容易。許多育種家幾乎把畢生心血都傾注在育種工作上。對于他們而言,育種材料就是最寶貴的財富,如果沒有很好的信任關系和深度的利益合作,是不會愿意第一時間把優秀的種質資源對外做授權、交流、利用的。
如何取得權利人的信任,加速自交系流通?需要明確的利益分配和保護機制。這也正是智種網在做的:探索與設計一種玉米自交系可以股權化的研發合作模式。

2016年,北京新銳恒豐種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銳恒豐)成立,攜旗下智種網率先搭建起育種材料商業化服務平臺,成為國內首家專業的玉米種業研發服務公司。其初衷主要是建立一個育種家資源共享平臺,推動行業間的互相協作。
通過九年時間,新銳恒豐創建起以智種網為平臺的整合模式,建立起分配機制和規則。同時,在全國各主要生態區建立起玉米新品種測試網絡,通過開展商業化展示試驗、“新優品系展示擂臺賽”、“大田環境試驗”等,不斷為新品種篩選、區域定位等提供決策信息。截至目前,參與智種網自交系授權的種業公司和科研院所達68家、個體育種家26人,授權進自交系368份,自交系托管115份,授權出自交系1867項次,轉讓品種16個。
一些老一輩的育種家,擁有豐富的種質資源,卻由于沒有繼承人、年齡過大或其他原因而無法繼續他們的工作,紛紛聯系智種網托管其一生心血積累的資源,這些資源作為區域、地方特色種質依然有很好的傳承研究參考價值。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這是《古蘭經》中穆罕默德的經典名句。在行業急需突破種質資源商業共享利用難題之際,智種網主動邁開第一步,第一時間面向全國托管、授權這些資源,實現了自交系資本化、股權化交流共享的破局。
03.
權益清晰的運行機制
在智種網平臺已落地的研發合作模式中,包括入駐平臺、托管、入股三種資源整合形式。
其中,托管方面,托管方除保留自有的使用權外,通過智種網平臺化運營推廣該自交系,有助于將該自交系的使用效率和價值最大化。
根據智種網的托管方案,托管方將自己培育的玉米自交系托管授權受托管方申請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受托管方承擔該自交系植物新品種申請費、審查費和年費,年費繳納直至品種權保護期滿,托管方負責提供該自交系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所需要的技術資料和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所需的種子。
為滿足不同權利人的需求,智種網開發了兩種研發資產托管模式:全托管、半托管。兩者主要差異在于產權關系和收益比例。
全托管方式,由受托管方單獨申請該自交系的植物新品種權,托管方享有自交系權益的50%,受托管方享有50%的權益。半托管方式,則該自交系由雙方共同申請植物新品種權保護,依照新的動態收益比例調整方式,托管方享有自交系權益的40%,受托管方享有該自交系權益的60%。
收益如何分配?
由該托管自交系組配的雜交種通過審定,自行開發或完成轉讓進行市場銷售時,以該自交系組配的雜交品種進行市場銷售時按每公斤結算價格的10%作為提成基數,在此基礎上按母本30%,父本30%,組配(包括組合篩選、試驗示范、區試審定)40%的比例對提成款進行分配,托管方享有3:3:4約定收益中托管方式對應比例收益。
如采用入門費的方式,托管方享有3:3:4約定收益中托管方式對應比例收益;如采用入門加提成的方式,托管方享有3:3:4約定收益中托管方式對應比例收益;受托管方在經營該自交系獲得的授權使用費,優先扣除該自交系申請植物新品種的申請費和年費,剩余收益按托管方享有3:3:4約定收益中托管方式對應比例收益;托管方對已托管的自交系享有無償使用權,直至植物新品種權到期為止。
參與研發資產托管的種業公司、研發機構、小規模育種組織、個體育種家,需滿足以下條件:
1)托管系產權關系清晰;
2)組材背景和血緣關系清晰,配合力方向明確;
3)有在參試組合或已審定品種做托管條件依據。
有意向參與智種網自交系托管的研發同仁和單位,聯系方式如下:
商務聯系郵箱:novoseed@163.com
項目對接人:
車老師 18611252865
王老師 13488728133
葉老師 13811463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