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氣象臺預報,7月4-6日我省大部分地區持續晴熱高溫,除沿海外日最高氣溫36℃-38℃,局部39℃以上。當前我省主要農作物處于生產關鍵時期,各地要加強指導,做好防高溫技術措施,確保穩產增產。
一、水稻。1.堅持科學灌溉。對當前處于分蘗期的單季晚稻要注重擱田控苗;對已進入成熟期的早稻要保持田塊干燥,處于灌漿結實期的早稻要濕潤灌溉。2.統籌調配水資源。加強與水利部門配合,統籌農業生產用水與其他用水關系,積極協調配置農業生產用水。做好稻田溝渠維修、清淤工作,減少漏水損失。3.抓好補種改種。對因干旱造成成塊枯死的田塊,抓緊補種晚稻品種,或改種旱糧、蔬菜等作物,防止出現荒蕪。4.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控。根據病(蟲)發生情況,選用對口藥劑及時防治,重點防治二化螟、白葉枯病和其他病蟲草害等。
二、蔬菜。1.采取降溫措施。設施蔬菜可加蓋遮陽網、無紡布等遮光降溫,加大通風換氣;露地蔬菜提倡用稻草或作物秸稈覆蓋畦面,降低土溫、保水保墑。茭白田可通過提高水位促進降溫。西瓜、冬瓜等可在果實表面蓋草防灼傷。2.加強肥水管理。千方百計抗旱保苗,宜在早晨低溫時段進行灌水。山地蔬菜采用“微蓄微灌”系統,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保障蔬菜生長肥水供應,必要時在早晨根外追施葉面肥,提高抗逆性。3.加強病蟲防治。及時清理田間殘枝敗葉和落花落莢;合理應用天敵防控等技術減少蟲源;綜合運用殺蟲燈、昆蟲性誘劑、色板誘殺及防蟲網隔離等物理防控措施,減少豆野螟、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薊馬等害蟲危害。必要時采用化學防治,在病害發生初期、害蟲低齡期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對口農藥,在早晨或傍晚噴藥,避免中午高溫時段噴藥,注意交替用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4.及時清園換茬。采收結束后及時清園,可利用出梅后的晴熱高溫天氣,采取高溫悶棚、灌水洗鹽、土壤消毒等措施,控制病蟲害基數。植株殘體、秸稈等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可因地制宜采取粉碎發酵堆肥、適量還田、旱地園地畦面覆蓋等措施。合理安排下茬,提前整地作畦,施足基肥。5.抓好育苗管理。重點做好苗床和直播田塊苗期的降溫、保濕、防病蟲等保秧苗工作。茄果類、甘藍類、芹菜等蔬菜采用穴盤基質育苗,有條件的采取催芽室催芽或高溫冷庫催芽出苗,可采用微噴灌技術降溫、增濕,并加強水分管理。出苗前全天覆蓋遮陽網降溫,出苗后早蓋晚揭。秧苗定植前一周進行漸進式高溫煉苗。選陰雨天氣或早晚溫度低時,可提前覆蓋遮陽網,適期定植促成活。加強在田草莓苗管理,及時打葉、除草,防治病蟲,提高成苗率。
三、茶葉。1.及時灌溉。有灌溉條件的茶園在早晨或傍晚時采用噴灌、滴灌、澆灌等方法進行灌溉,每次盡量灌足澆透;灌溉條件差的,應千方百計調度水源進行取水灌溉。2.遮陽降溫和行間覆蓋。可搭蓋遮陽棚架,棚架離茶蓬面50厘米以上,棚架上覆蓋遮陽網,避免陽光直射、降低溫度、增加濕度、減少蒸發,切忌直接覆蓋于茶蓬上。幼齡茶園做好茶樹行間覆蓋,降低地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提高茶樹高溫抗逆能力。行間覆蓋以不見土為原則,材料可用無紡布、稻草、綠肥、豆科作物等。3.暫停有關生產作業。極端高溫干旱天氣時,暫停采摘、打頂、修剪、耕作、施肥和除草等農事作業。4.灼傷茶樹樹勢恢復。高溫緩解、土壤濕潤后,輕度或中度受灼茶樹,可不修剪,以留枝養蓬,重度受灼茶樹應及時在枯死部位以下1-2厘米處修剪,修剪后加強肥培管理,做好秋茶留養。
四、水果。1.有序灌水。有噴灌、滴灌條件的果園,在土壤出現缺水時及時灌水,保持土壤適當含水量。灌水應在早晨或傍晚進行,以土壤濕潤而不積水為度。嚴重干旱后不宜進行漫灌,通過噴灌、滴灌逐漸增加土壤水分,避免傷根。沒有噴滴灌條件的果園,漫灌后及時排掉溝中積水。2.地表覆蓋。可采用樹盤或行帶覆蓋,有條件的全園覆蓋,厚度在15厘米左右。覆蓋物可選秸稈、稻草、礱糠、木屑或割下的果園生草,提高土壤保水力,增加土壤通氣性。3.樹體遮陽。受陽光直射的主干和大枝用稻草、山草或報紙等包扎,或噴涂石灰漿等,防止日灼曝皮;有條件的果園特別是還有果實的果園等,可用遮陽網覆蓋樹冠,減少陽光直射,減輕葉片、果實日灼。4.適當減輕果樹負載量。嚴重干旱又缺乏足夠水源的,要摘除果實,以保樹為主。及時疏除果樹的病蟲果、劣果,減少水分消耗。
五、中藥材。1.科學灌水。白術、玄參、桔梗、益母草、白花蛇舌草、紫蘇、生姜、溫郁金等中藥材基地,在早晨或傍晚等溫度下降時引水澆灌,采用畦溝灌跑馬水,勿全田漫灌。2.修剪降溫。金銀花、梔子等中藥材,可對植株進行修剪,調整樹形結構,減少葉片水分蒸騰。3.遮陽覆蓋。對鐵皮石斛、三葉青、黃精、白芨、重樓等喜蔭中藥材采用加蓋遮陽網,減少陽光輻射,達到降溫、保濕的作用,同時早晚霧噴水,并適當延長噴水時間,提高空氣濕度,降低田間溫度,創造適宜生長的環境。4.樹盤覆蓋。對未封行的厚樸、銀杏等木本藥用植物,用秸稈、雜草、綠肥、甘蔗渣等覆蓋樹盤,覆蓋物應離樹干10厘米左右、厚約10厘米。5.田間管理。適當施用有機肥,追稀肥,不可使用濃縮肥,以防氣溫過高燒毀植物葉片及心芽。
六、食用菌。1.科學制棒。提倡用冷涼水拌料,基料含水量要適中,筒袋規格15*55厘米的黑木耳料棒重量以1.6公斤為宜。拌料后及時裝袋滅菌、防酸化,盡量在2小時內滅菌。菌種使用前做好質量檢查,接種安排在早晚時段氣溫較低時進行,并嚴格遵循無菌操作要求。2.控溫發菌。①選擇適宜的越夏場所。室外越夏應選擇通風良好、有水源的場所,在棚外加蓋遮陽網;室內越夏應選擇在干燥、陰涼、通風的底層房間養菌或有控溫條件。同時,要做好發菌場所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②遮陽降溫,加強通風。采用遮陽噴淋、濕簾、軸流風扇或引入跑馬水降溫。加強發菌場地通風,通風換氣散熱應在早晚進行。③減少菌棒搬動,加強刺孔管理。盡量少搬動菌棒,推遲刺孔放氣。確需刺孔通氣的,選擇在早晚時段分批少量進行。同一發菌場地,分批進行菌棒刺孔,防止高溫燒菌。④及早做好菌棒散堆、排場。選擇室內或室外通風散熱好的場所完成散堆、移堆,注意輕拿輕放,避免振動菌棒,并安排在早晚時段進行。3.品質管控。處于出菇階段的,搞好環境衛生的同時,應用防蟲網和殺蟲燈等綠色防控措施,防止高溫高濕病蟲害發生為害和高溫減產;產品采收后貯運環節要求全程冷鏈,防止品質下降。
七、花卉。1.做好遮陽降溫。可通過適當加蓋遮陽網,開啟高壓彌霧、水簾風機、噴淋等方式降低環境溫度,蝴蝶蘭花期可采用空調等制冷降溫。2.加強通風換氣。可打開棚室兩側棚膜或頂窗,適時開啟循環風扇,保持空氣流通,并根據植株長勢適時增加盆花間距。3.加強水肥管理。可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澆水,每次要澆透基質或土壤,有條件的可以使用噴灌或滴灌;可結合澆水施肥,可采取根外追肥方式補充速效肥,施肥濃度不可過高,葉面可噴施中微量元素肥、氨基酸肥等,增強植物抗性。4.及時防治病蟲害。高溫干旱易誘發白粉病、炭疽病、葉斑病等病害,以及紅蜘蛛、蚜蟲、粉虱等蟲害,要及時疏通圃地周圍溝渠,摘除病葉、老葉、殘花及適當修剪等,采用綜合方式進行防控,避免病蟲害與高溫疊加影響花卉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