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象山縣丹東街道青一家庭農場,西瓜告別了傳統的爬地生長,被“吊”在了半空中。眼下,農場采用吊蔓技術種植的5畝特色小西瓜迎來采收季,“彩虹8號”和“月娘”等8個西瓜品種以其小巧玲瓏的外形和較高的品質,吸引眾多客商前來訂購。
走進農場大棚,景象與傳統瓜田截然不同:高架種植槽上瓜藤郁郁蔥蔥,一個個圓潤的小西瓜順著牽引繩懸吊在空中,方便管理和采摘。農場負責人朱才方介紹,這些小西瓜中不僅有綠皮紅瓤的,還有黃皮紅瓤、綠皮黃瓤的。
“這批瓜是4月底種下的,大約兩個月就能采收。”朱才方表示,這是農場第四年采用“空中”吊蔓模式種植西瓜。其關鍵在于與草莓進行輪作——每年4月上旬草莓季結束后,隨即在4月底種植西瓜,顯著提高了大棚架植設施的利用率和整體經濟效益。
在種植過程中,農場運用智慧大棚、物聯網管控和水肥一體化等設施,為西瓜創造優越的生長環境特別是在人工授粉環節,工人在西瓜藤蔓12至18片葉之間優選雌花進行人工授粉,并掛上不同顏色的標簽標記授粉日期。這確保了“一藤一瓜”的品質標準,并能精準掌握每批西瓜的最佳成熟采摘期。
“目前,農場的小西瓜單果重3至4斤,一箱4個裝(約12-16斤)售價達150元,因個頭適中、品質優良,滿足了特定消費需求,第一批西瓜已基本被預定一空,銷售行情十分看好。”朱才方一邊打包一邊介紹。













